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良心”:安倍太不了解世界的變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17:01:37


 
  -日本的歷史教育為什麼不能正常進行?

  “並不是說日本整體歷史教育都有錯誤,只是隱瞞了侵略韓國的本質及其意義等內容。由於是天皇下令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敗後自然要追究天皇的所有責任,並將天皇交付法庭審判,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包括良心知識分子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無論如何都應該保護天皇,因此導致戰後日本歷史教育出現了本質性的缺陷。”  

  中塚明教授受老師山邊健太朗(1905~1977年)的影響,一直致力於研究日本侵略朝鮮的歷史。他的老師是一位社會主義者歷史學家,曾教導他說“如果脫離朝鮮問題,對1945年以前日本近代史的研究就不可能成立。”  

  -對於日本近代史研究來說,朝鮮為何如此重要?

  “如果不是韓國的犧牲,日本就不可能成為帝國主義列強。1945年被任命為東京大學校長的矢內原忠雄(1893年~1961年)曾將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過程寫成了一本書,但沒能寫出殖民朝鮮的那段歷史。因為這個課題將暴露出很多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矛盾。”  

  -近代的日本如何看待韓國? 

  “從明治維新到1895年贏得中日甲午戰爭之間那段時期,日本雖然有人主張徵討朝鮮的‘徵韓論’,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然而,中日甲午戰爭勝利後,日本變成了無所畏懼的國家,成了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相抗衡的思維和主張逐漸消失,站在侵略主義的視角來看,東學革命軍是反對近代文明的野蠻勢力,因此認為完全可以將其滅絕。這是一種日本式的東方主義。此後,日本出現了主張朝鮮是落後國家的‘落伍論’、主張朝鮮還停留在日本古代史的‘停滯論’以及主張朝鮮不可能主動改革的‘他律論’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