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餘額寶輿論場背後隱藏著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11:04:41


  央視評論員鈕文新瞬間爆紅,原因是他怒斥“理財神器”餘額寶是銀行“吸血鬼”、金融“寄生蟲”。這位評論員建議一步到位取締餘額寶,卻遭到網友一邊倒地反駁。被激起的汹汹民意,成了餘額寶身上的防彈衣。

  實事求是地說,鈕文新的文章,並非完全的拍腦袋之作,其中部分觀點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因為從金融原理的角度來看,面對短短20多天時間就“野蠻生長”到4000億規模的餘額寶,必須小心謹慎。更關鍵的是,當下互聯網金融的配套規定並非盡善盡美。

  既然如此,鈕文新為何還在網絡論戰中一敗塗地?老百姓為什麼一致護著餘額寶?

  原因太簡單了,相對於餘額寶給大家帶來的利益,銀行存款利息實在是太“矮窮矬”了。現如今,把錢存在銀行意味著貶值,投入餘額寶收益立馬變多,還能隨時提取,何樂不為?現在突然一棍子打下來說要取締,人們本能地會反感:難道只許銀行憑借壟斷地位賺息差,就不許平頭百姓日進幾個大洋?

  餘額寶瘋狂吸金背後,更折射的是普通市民投資渠道的狹窄。如果真的把餘額寶簡單地取締,錢會去哪裡?——樓市、股市、甚至是地下錢莊……這肯定不是關注國家經濟安全的鈕文新所願意看到的。

  說到國家經濟安全,這正是鈕文新建議取締餘額寶的一大理由,可這是國家監管部門的事,指望普通老百姓“大義滅親”來給宏觀經濟“分憂”,恐怕只能換來一句“關我甚事”。

  所以,與其急吼吼地忙著取締餘額寶們,不如腳踏實地地制定互聯網金融的“邊界”,不如設身處地替老百姓想想如何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如果未來真如央視評論員所說,餘額寶威脅到了實體經濟乃至個人貸款,那就需要未雨綢繆。如果餘額寶能夠建立起自己的造血循環系統,直接和實體經濟發生聯繫,那就更需要國家監管部門的作為,確保老百姓存在餘額寶裡的錢不會流失——保護老百姓的財產,是監管部門的任務,這倒是沒有問題的。(時間:2月24日 來源:揚子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