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醫患糾紛 戾氣何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6 13:24:35


  醫患關係一再引起輿論的焦慮與關注,其中人們試圖弄明白的一點是,在這對“前世冤家”式的關係中,到底誰才是強勢一方,誰才是弱勢一方,然而終究沒有定論。直到有患者帶著“官員”的標簽出現。
  
  2月26日,《南方都市報》刊發報道《南京官員夫婦被曝在醫院持傘暴打護士》:“昨日有微博爆料,南京口腔醫院一名護士和一名醫生,因為醫院要安排一名男重症患者與一名女患者臨床,被女患者父母打傷”。“爆料中稱打人者為江蘇科技館副館長袁亞平及其在江蘇省檢察院任職的丈夫董某。”
  
  隨著媒體紛紛跟進,介入事件調查的南京市警方稱,涉嫌打人的官員夫妻已被停職接受調查,被打傷的陳護士目前正在該院的關節手足外科就診……而對於此前微博指稱“女子打人時揚言要利用電視台的關係弄死這個小護士”的說法,袁亞平予以了否認。
  
  不知道董袁夫妻二人如何能利用電視台的關係“弄死”小護士,但他們一出手就致小護士受傷已是事實。為此,陳廣江在《新京報》發問,“官員夫婦毆打護士的戾氣何來?”儘管相關細節有待調查,但“官員毆打護士”事件確實存在。他認為,在醫患關係緊張的語境下,這起事件再次刺痛了公眾的神經。打人者的官員身份、護士“可能面臨下肢癱瘓”的傳聞等,注定讓此事超過普通傷醫案範疇。這起事件拷問著一些官員身上的“權力戾氣”。
  
  所謂“權力戾氣”,大概也正是劉白所稱的“特權意識”。她在《京華時報》上把這起事件視為這兩年醫患矛盾引發各類慘劇的“巔峰之作”。通過盤點近幾年來公職人員上演的“全武行”,劉白認為:他們來勢汹汹,似乎若不狠狠教訓一下別人無意的冒犯,就等於折損了他們高人一等的身份。一些公務人員如果常年浸染在特權意識裡,就會自然而然養成這樣的習慣:只准他們給別人立規矩,不准別人跟他們講規則;只准他們給別人發號令,不准別人和他們講道理。
  
  當打人者作為患者的身份消隱,而其作為官員的身份越來越被放大,這已經不是一起通常的醫患糾紛事件了。評論者王軍榮說得更加直白:解讀“南京護士被打”別局限於醫患矛盾。這次南京護士被打事件,不全是醫患雙方關係緊張的投射,更多的應該是權力的囂張,恐怕在打人的高官眼中,一般人是不放在眼中的,想打就打了,這次是發生在醫院中,可能換了一個地方,官員也是會照打不誤的。王軍榮據此認為,打人並不鮮見,我們別過多解讀,也別局限於醫患矛盾進行解讀。那樣太狹隘了。
  
  但在眾口一詞之中,秦丹寧似乎願意成為那個“狹隘”的人,她在《新民晚報》上表示,醫患糾紛本就受公眾關注,此事經網絡發酵,幾乎演為公共事件,原因即在於肇事者的身份。從目前的輿論反響來看,不少人給此事貼上了“官員打人”的標簽。給一起醫患糾紛貼上“官員打人”的標簽,顯然帶有一定的主觀情緒。這種貼標簽的方式,容易在網絡上激起非理性情緒,不該提倡。讓生病的女兒與一個外傷休克的男患者同處一室,董氏夫妻愛女心切,與醫院理論,也是情有可原。但若董氏夫婦能站在重症患者的角度考慮一下,或者董氏夫妻有那麼一點領導幹部應有的理性,這場暴打都不會發生。
  
  願意附合秦丹寧的人畢竟很少。評論者亦瑭表示這起“官員毆打護士”事件不能停職了事。從目前當地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來看,當事人現也只是“已停止其履行處長職務”。但試問,如此惡劣的官員打人事件又怎麼能以“停職”了事呢?如此惡劣的對民態度與行徑,還有資格當一名黨員幹部嗎?而在人民網上,錢兆成則認為,僅僅有公正的處理顯然還不夠,涉嫌打人者還應該盡早出面做出道歉。官員對自己的不當行為向社會道歉是有益處的。道歉也可以增加當事官員的恥感,並可以對別的政府官員產生震懾。新華時評則將這起事件與不久前另一起官員打人事件一道提出,認為要給打人官員戴上公職的“緊箍”。
  
  另一些評論員們則更加關心相關部門對這起事件的應對與處理。在這方面,畢舸在《南國早報》上認為,“快”是這起事件處理的關鍵詞之一。他表示,此次南京相關部門的處理還是比較迅速的。涉事的官員被停職,紀檢和司法機關已經介入,相比於以往某些同類事件,某些政府部門面對當事人為自家人時的遮掩諉過,甚至以所謂謠言斥責爆料者,南京相關部門的反應還是十分及時到位,這其實是真相查明、維護公義最重要的路徑之一。
  
  但這種讚賞並不能打消更多人的疑慮與追問,而其焦點主要集中在涉事醫院的官方微博“發了又删”以及警方的處理上面。
  
  “曾經以為很遠,現在就在我身邊!這是我的同事。又一起惡意傷人案發生,昨夜凌晨鼓醫集團口腔醫院陳護士及朱醫生被囂張家 屬 打傷……”2月26日凌晨01:09,微博粉絲數僅為637(截至26日13時)的@南京市口腔醫院二門診發出的這條微博,卻被轉發了1361次。人民網江蘇視窗網絡輿情部在陳述這起事件時,沒忘記注明一點,就是該微博“從下午15時起陸陸續續、删了又發”。陳廣江在《新京報》上的文章提出質疑:其一,醫院官微發布醫護人員被打消息幾個小時後,表示“話題敏感,已被删”;其二,打人者第一時間報警,但警方出警後“什麼都沒有處理”。這些疑問都應調查清楚。
  
  醫院官微何以删了,何以敏感了,何以又恢復了,警方何以什麼也沒做,又何以介入調查了?至少在目前,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南京方面的確切回答。(時間:2月28日 來源:河北新聞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