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胞捐千餘件日軍侵華史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10:10:25


昨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人們正在參觀台胞許伯夷捐贈的侵華日軍罪證史料。
這批史料包含衆多日軍內部照片。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昨日上午,“李轍、許伯夷向大陸捐贈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證史料新聞發布會”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1000餘件日軍侵華戰爭及占領台灣期間的史料將捐獻給中國僑聯保存。這批史料將於7月7日後,在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向公眾公開展出。

  新京報報道,史料涵蓋軍需、書籍、報刊、公文、票據、債券等,大多為日文資料。其中既有日本在台征兵的手書、日本政府發行的軍票,也有戰時儲蓄債券、日軍內部作戰寫真(即照片)記錄等。

  “由東京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整套《北支事變畫報》第一至三十五輯,全套收藏十分罕見。”中國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由日文撰寫或由日本有關方面編纂的史料,使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更加確鑿。

  據悉,這批史料時間跨度非常大,從1894年東京博文館發行的日文版《日清戰爭實記》,1932年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部編纂的《上海事變記念寫真貼》,到1936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發行的《滿洲概觀》,涵蓋了中日甲午海戰、日本割占台灣、日俄戰爭、偽滿洲國成立、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

  據中國僑聯介紹,許伯夷是台灣有名的企業家、藝術家和收藏家,近年來經常往來大陸,參與公益事業。“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他向災區捐贈急需物資並親隨車隊前往救災,拍賣珠寶籌資用於災後重建,獲得四川省政府頒發的‘抗震救災’紀念勛章。”北京市僑聯副主席李轍介紹。

  許伯夷介紹,自己收集日軍侵華史料已有40多年,他表示:“能將這批珍貴的文物運送至北京,讓兩岸同胞,尤其是年輕人共同銘記中國人在二戰中受到屈辱的歷史,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

  焦點

  安倍曾派人欲重金收買史料

  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介紹,自去年以來,中國僑聯公開向全球華僑華人征集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史料,主辦或支持在港澳地區和國外舉辦的《血寫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圖片展》。

  在征集過程中,北京市僑聯副主席李轍想到了他的好友許伯夷手中有一批珍貴的史料。喬衛介紹:“李轍從台灣帶回了幾册日文刊物,我們覺得價值非常大,經過努力,許先生決定把這批上千件的史料全部捐贈祖國。”

  許伯夷告訴記者,日本在獲悉他決定將這批史料捐贈給中國僑聯後便開始不斷聯繫他。“安倍的特使曾兩次聯繫我,有一次來台灣帶了幾個大企業的社長,許下重金。被我拒絕後,他們又提出邀請我去日本展覽這些史料。現在我手機里還保存著他們給我準備好的展覽策劃案。”

  李轍告訴記者,今年3月由僑聯派出的搶運小分隊飛往台灣,在許伯夷的8個倉庫里甄別挑選,整理出首批1000餘件珍貴資料。“只用了3個月時間,我們就把所有的史料裝箱。”

  5月31日,裝箱的史料起運至高雄機場的包機。據李轍介紹,數十箱史料將飛機倉儲室裝滿後,只能堆放在客艙的座位上。而此時,飛行員以貨物過多影響飛行安全為由拒絕起飛。

  “從10點多一直延誤到11點,最後中國僑聯的林軍主席打來電話,向坐在我身邊的飛行員解釋,這批史料對國家非常有價值,飛行員終於同意起飛。”李轍介紹,這才得以順利回京。

  看點1

  侵華“第三艦隊”內部檔案公開

  今年3月,日本最大戰艦“出雲號”准航母正式交付服役。消息一出,刺痛了許多中國人的神經。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副館長阮家新介紹,“出雲號”曾被用來命名日軍侵華期間作戰時間最長的第三艦隊的旗艦。

  在許伯夷捐贈的一系列史料里,由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部編的《上海事變記念寫真貼》等資料展示了日軍機構、人員等重要信息。在這套畫册的書後,還標注了編者“嚴禁引用”的聲明,日本天皇表彰軍隊的訓話也編入畫册中。

  “日本公開發行的畫册很多,但像這樣的畫册,軍隊內部都是不公開的,非常罕見。”阮家新介紹,從一九零幾年起,第三艦隊就在中國沿海和長江流域行走,1932年和1937年分別進攻上海,是侵略中國的急先鋒。

  在一本記錄日軍侵占武漢過程的畫册中,當事人的批字“慰問中支派遣軍”也原文附上。阮家新認為,這些當時日軍表彰、宣揚自己戰績的檔案,成為他們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