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世事弄人?香港最後的黃埔老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15:08:37


 
  程西平是書香子弟。父親程式穀是清朝最後一批舉人,曾隨康有為參與變法。變法失敗,六君子被殺,程式穀被抓進大牢關了兩個月。清朝滅亡後,程式穀一直在北洋政府擔任議員。程西平6歲那年,程式穀去世。

  在石硤尾住了十年,程西平找到了一份小學教職,教歷史。“香港中小學的課本啊,基本不講抗戰史。”他搖搖頭,執教的二十幾年裡,他沒什麼機會跟學生們好好講抗戰是怎麼回事。

  教書給了程西平穩定的生活,他從難民區裡搬了出來。那時,石硤尾簡陋的木屋已經被香港政府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這也成為日後香港政府建造保障房的樣板。

  黃志英就在這樣的樓裡單身生活了好多年。他剛到香港的時候,內地家裡還有個21歲的老婆和兩歲的兒子。他相信共產黨一旦執政就沒那麼容易失敗,做好了有家不能回的準備,寫信給妻子:你要找個好人嫁出去。信裡夾著一封退婚書。直到經一位澳門朋友介紹,找到了新的伴侶,他才搬出“徙置大廈”。這時,他已經四十多歲。這位朋友還曾給黃志英介紹了一份“寫寫報告一個月五百塊”的肥差。黃志英沒敢幹——“這不是給共產黨,就是給國民黨,要麼就是給李宗仁在幹情報。”後來,朋友進了澳門的監獄。

  黃志英晚年喜歡畫畫。在黃埔“致敬展”的現場,他見到了畫家陳丹青,開心得像個小粉絲,迫不及待地走去握手:“我太喜歡你的畫了。”陳丹青的祖父陳砥中,是黃埔第七期畢業生,曾任“鐵軍”第四軍的政治部主任。

  2000年開始,香港政府陸續拆除石硤尾區原來的“H”型“徙置大廈”,在原址上建起一批“Y”型的廉租屋大廈。萬麓斌就住在這樣的“Y”型樓裡。

  1960年代末,萬麓斌拋棄國民黨上校軍銜,移居香港,為的是離內地的家近點。但在之後近十年,他始終不敢和內地的妻兒聯繫。他怕他這個“國民黨特務”突然出現,會給家人帶來無妄之災。

  “文革”末期,萬麓斌才寫了封匿名信寄回家。妻子回信:我們一切都好,共產黨對我們很好。幾封家書後,萬麓斌也知道了家裡的基本情況:妻子沒有改嫁,兒子已經工作,是個共產黨幹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