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省嚴字當頭 擰緊高校教育“質量發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7 12:29:40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近年來,浙江省瞄准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突出問題,擰緊高校教育“質量發條”,圍繞課堂教學創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生學業管理、大膽向高校放權等,出台系列政策,打出了一套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的“組合拳”,提升了教育質量,促進了學子健康成長。

  浙江日報報道,期末成績單出來,楊傑鬆了一口氣,壓在他身上的“黃牌”終於撤下了。

  楊傑是浙工大科教學院大三學生,剛進校時,他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卻因對學業不够重視,期末考試兩門課不及格,被學校給予“黃色警告”。

  這是學校新設的一種學業預警制度——按照不及格科目的數量、未獲得學分的總數,分為黃、橙、紅三個不同預警等級,預警不消除將直接影響畢業、學位取得。

  自預警制度實施以來,學生對課業前所未有地重視,學校預警比例直綫下降,近百名曾被預警的學生拿到了各類獎學金。

  浙工大嚴把“出口關”的教育,是浙江高校加大教學改革、培育合格人才的一個縮影。

  自1998年以來,浙江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毛入學率從9%提高到2014年的54%,16年增長6倍。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帶來了有關教學質量的困惑。如何推動高等教育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型?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浙江擰緊高校教育“質量發條”,圍繞課堂教學創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生學業管理、大膽向高校放權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出了一套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的“組合拳”。

  嚴字當頭,成為加強學業管理的有力武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