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彭博指中國情況如30年代美國大蕭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7 16:10:36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內地A股現在的情況,可能最似1929年時候的美股。據彭博社報道,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美國股市大幅下挫,各大金融機構共同召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當時的主角是摩根大通和Guaranty Trust Company。現在,中國股市的主角,換成了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等證券公司。雖然兩者時隔86年,但中國金融家目前所採取的措施與美國同僚類似。

  報道說,1929年10月24日,美國最有影響力的5個金融家,齊集在位於華爾街23號的摩根財團。他們的計劃是,調動資源,推高市場。起初,這些措施的影響鼓勵人心,股市在經歷過黑色星期四之後反彈,就連美國《紐約時報》也稱讚這些銀行家為股價鑄造了“鐵底”。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措施提供的信心,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接下來的三周,道指又累積暴跌34%。

  中國證券業協會上周六公告稱,21間證券公司以上月底淨資產15%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投資藍籌股ETF。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上周五餘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伺機增持。中國當局還宣佈暫緩IPO、央行為證監會旗下的證金公司提供流動性等。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稱,中國的托市措施也可能只會產生短暫的作用。中國市場成交量逼近2萬億元,券商提供的資金過少,不會產生重要的長期影響。另外,它對細價股的支撐作用不大。“這1200億在市場中都撐不了1個鐘頭。”洪灝說:“這可能會利好藍籌股,因為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它值得投資,但是小盤股和科技股泡沫很可能會繼續下跌。”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