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廣州領導小組:市長掛帥多達25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8 09:03:51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委員會”、“××指揮部”、“××辦公室”……類似這樣的機構統稱“議事協調機構”。可別小看這樣的臨時機構,議事協調機構可以說是政府中的“隱性”權力存在,它們往往對一定時期的某項專項工作的推進起著決定性作用。

  南方都市報記者日前通過梳理廣州市政府歷史上針對議事協調機構3次較大規模的調整,揭秘議事協調機構———這一權力機構的運作規律。

  十餘年大調兩次砍去一半多

  廣州市曾在2003年針對1998年以來廣州市政府成立的185個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進行調整清理,撤並一半,保留92個。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原副主任龐慶寧曾透露,議事協調機構調整是滾動、動態的過程。2012年2月,廣州市政府本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2個月後,即進行了一次大裁撤。當時梳理出來的、以市政府或市府辦公廳名義發文設立的市政府系統議事協調機構,已“漲”至203個。這次調整,保留和整合新設立議事協調機構91個,撤銷和合併議事協調機構112個。可以說,這是廣州市近20年來,針對議事協調機構最大力度的一次集中裁撤,從數量上砍掉一半還多。2014年12月,廣州市針對議事協調機構又進行了二次微調,保留和整合新設的91個議事協調機構經清理剩下80個。

  點評:“經市裡研究通過,以‘穗府辦函’的名義就可以新設或調整領導小組,”廣州市政府有關人士稱,議事協調機構的新設、裁撤、合併等調整完全是動態的,“近年中央要求嚴格控制議事協調機構數量,地方政府裁撤力度比較大,設立也更加嚴格。”如現有的廣州市振興粵劇領導小組,就不在80個保留之列。據悉,該領導小組的設立是2014年6月30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通過的《廣州市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總體工作方案》中提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