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遼寧艦“健康小護士”曝光:水下探傷無需進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0 11:33:21


多波束成像聲呐顯示屏。
 
  6、水下探傷機器人:為遼寧艦頒發“健康證”

  海軍某型現役驅逐艦正在進行水下探傷檢修任務的情景與以往不同,該支隊長期擔任水下檢測手的潛水員開心“換崗”,主角變成了一個以新型超聲波探傷機器人為主的水下探傷儀。這次,身著幹爽作訓服的老王,與岸上操控手一起坐在甲板上,指點新拍檔——水下機器人幹活兒。

  長期以來,艦艇水下部位船體鋼板和儀器設備的現場檢測、修理,讓海軍基層艦艇部隊檢修部門費盡腦筋。由於缺少可用儀器而無法進行水下現場勘驗和檢查,艦艇往往要等進塢或上排後才能檢修,既延誤了訓練時機,又嚴重影響到艦船執行應急任務的能力。2007年,海軍艦艇水下檢測修理技術中心正式成立,擔負起了艦艇水下觀察、檢測、修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的職能。

  歷經30年不懈努力探索,一群致力艦船水下科技闖關的科技精英,終於讓藍圖變成現實,人民海軍由此成功開啟國內機器人水下探傷新時代。

  艦船水下狀態檢測與評估是水下搶修和實現船體水下部位視情維修的前提,其主要包括目視檢測、水下探傷、測厚、陰極保護電位測量等內容。

  水下檢測同時也是水下修理質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水下超聲波探傷,是最重要的水下無損檢測方法之一。

  在潛水人力安排不及時,或需要執行易致潛水員半失重、氮麻醉等特定複雜水域水下檢修等問題面前,基層部隊又遇尷尬。直到由海軍裝備科研機構自主研發的這套新型科研成果成功問世,才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一同走出困境的,還有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