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國留學生的武術情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0 12:42:11


德國留學生菲力從小便是武術愛好者。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北京起飛,巴黎轉機,最終抵達利伯維爾。從2008年起,周埃樂每年都要在這條航綫上進行兩次往返,為期兩天的航程,把這個27歲的加蓬姑娘成長的軌跡,劃定在赤道和北回歸綫以北這兩端。但這個暑假開始時,還在北京的周埃樂決定“暫時不回國了,我想去中國的其他城市看看。”因為,明年暑假再次到來時,她將拿著單程票離開北京。

  “中加關系很好,我有獎學金。”這兩個理由讓周埃樂的父親決定將20歲的女兒送到中國,盡管媽媽對距離有些抱怨,“但我爸說了算。”

  在加蓬,周埃樂見過很多中國人,可在出發的前一刻,她對中國還是一無所知,“好在還有弟弟同行”。下了飛機,說法語的兩人意識到,“不得不在短期內同時學英語和中文。”但一年後,周埃樂還在堅持,而弟弟選擇轉到法國讀書,“我爸很生氣,覺得為什麼女兒能堅持的事情兒子做不到。我想告訴他,因為我喜歡中國,中文和中國文化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武術,對我有很大啓發。”

  習武之前,關於武術,周埃樂腦子裡全是舊印象,來自“我爸看了無數遍的李小龍電影全集”,部分源於擔任加蓬國家武術協會主席的叔叔呂克?本扎,但這些零散的記憶始終喚不起周埃樂對武術的興趣,直到她在母校北京科技大學操場上看到“一個老外帥哥在練武術”。“如何搭訕那個綠色眼睛的男孩”成了她對武術最主動的嘗試,結果,男孩早已畢業回國,周埃樂卻真的愛上了武術,“學武術是我命中注定的事,只是上帝要找到方法去吸引我,那個帥哥就是方法。”

  在周埃樂進行中國行的規劃時,歐陽朝霞已經定好了7月中旬返回美國的機票。“原來的五道口街道很窄,這裡除了一個個學校組成的方塊,別的幾乎什麼都沒有。”用手捋了捋披肩的金發,歐陽朝霞打量著窗外從五道口地鐵站湧出的人群,如今,這片雲集衆多高校的區域,曾因學區房價格駭人被打趣為“宇宙的中心”。關於五道口的變遷,歐陽朝霞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講得生動而真實,因為22歲的她在中國已經生活了18年。

  4歲隨父母來到中國,在杭州度過童年的歐陽朝霞自稱是“杭州人”。身材單薄、聲音細微、語境裡裝滿了舒婷《致橡樹》的浪漫,這個鐘情複姓的姑娘確實有種江南氣韵,但“討厭將‘90後’籠統歸納”、質疑宮保雞丁“一道挺好的菜怎麼變成了外國人菜?”透露出美國女孩的倔強與個性,這一點,從她對武術的選擇上可見一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