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劍:蔡英文玩的是“偷換概念”的把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1 00:11:36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可以理出蔡英文此前關於兩岸問題一些提法的詭辯邏輯了。如近期訪美拋出的“我不是來面試”特別是“維持現狀”等“高論”,同樣使用了“斷章取義”、“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的手法。把“面試”的實質替代以“向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傳達堅定的訊息”這一貌似光明正大的幌子;突出“台灣人永遠堅持民主的生活方式,台美共同語言就是民主、民主與民主”,衝淡其說服美國信任其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真實意圖。美國人並不擔心蔡英文會改變台灣的“民主制度”,但美國人確實很難相信蔡英文和民進黨有能力穩定台海局勢。“維持現狀論”則更荒唐,現狀需要兩岸共同維護,主觀願望與現實可能不是一回事。“維持現狀”的說法不能包打天下,不能替代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混淆這些概念、虛構美好的前景,不但自欺欺人,更涉及政黨和政治人物職業道德!陳水扁當年為爭選票給台灣人民描繪的社會何其美好,但他最終以危機的兩岸、糟糕的政績、貪腐的罪責“交卷”,身敗名裂、黯然下台、鋃鐺入獄。這就是欺世盜位者的下場。

  民進黨和蔡英文的詭辯邏輯,再次暴露了其堅決與大陸為敵的真實心態。2012年敗選以來,蔡英文一直在營造與大陸緩和關係、實現合作的假象,提出兩岸和解合作,主張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穩定發展,將是民進黨執政後的重要目標”。但面對大陸不介入台灣選舉的善意表態,蔡英文和民進黨依然從惡意的角度解釋,誤導視聽。這不是偶然的,是民進黨人“逢中必反”慣性思維的產物,是強烈敵對意識作怪的結果,“屁股”指揮了“腦袋”。在民進黨人的思維觀念裡,大陸涉台一言一行,均有“陰謀”、“敵意”,至少對民進黨如此。即便大陸方面一些與台灣沒有關係的言行,他們也經常滿懷狐疑地“對號入座”,妄稱針對台灣、針對民進黨。進而設置反對的“依據”,予以回應。

  我們不能指望當下的民進黨人會擺脫敵對思維,客觀看待大陸的言行,在民進黨人那裡,理智終究沒有戰勝敵意。只是不改弦更張的民進黨,根本無法對選民兌現“維持現狀”的承諾。這一點,民進黨人應當是清楚的。為了緩和來自大陸的壓力,長期以來,民進黨人士與大陸各方面交流時,一致用這麼一套話語體系解釋其“逢中必反”的敵對思維:民進黨只有與國民黨相區隔,才能在選舉中打敗國民黨;“台獨”是民進黨與國民黨鬥爭的工具,不是目的,民進黨不是真的搞“台獨”;民進黨知道“台獨”不可行,陳水扁早就說過“台獨”根本“辦不到”;民進黨1999年制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早已與“台獨”拉開距離。對於這套說辭,我們暫且不問民進黨敢不敢在島內公開講、這樣做是否符合政治道德,實質上,民進黨這套說辭頂多算是與“急獨”而非“台獨”做出了妥協,沒有劃清界限,更沒有足夠約束力。比如,“台灣前途決議文”是陳水扁上台前制定的,並沒有阻止陳水扁任內推進“台獨”,而且還是激進的;民進黨經常寧願冒失去最好當選機會的危險,也不放棄“台獨”分裂立場。民進黨人的“假台獨”是假的,“真台獨”才是真的,何況理念性“台獨”蔡英文。

  民進黨和蔡英文的詭辯邏輯,盛產自相矛盾的言論。政策是理念與現實的妥協,施政是政策與條件的合作,沒有讓渡就沒有合作。理想主義者固然“可敬”,但理想越是脫離現實越是空中樓閣,遑論所謂“理想”本身就是不現實、不真誠、投機性的。民進黨人不能一方面不放棄敵對的想法與做法,一方面又要大陸對其容忍與讓步;一方面頑固堅持“台獨”,一方面要大陸克制“反獨促統”;一方面刺激島內民眾對大陸怨氣,引導其與大陸為敵,一方面要大陸理解被其誤導的島內民意,放任其滑向分離主義,甚至還要自責沒有釋出足夠善意感動對方。此次選戰,蔡英文反覆承諾2016年上台兩岸關係會“維持現狀”,但同時不停指責國民黨和馬英九“傾中賣台”、大陸對台種種舉措“危害台灣”,換言之,蔡英文既想繼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又刻意否定國民黨和大陸的兩岸政策,邏輯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試問,沒有國民黨重新執政,何來兩岸關係化危為安?沒有堅持“九二共識”的政黨與大陸握手言和,何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蔡英文含混不清的口頭承諾,又如何能讓台灣民眾、大陸同胞、國際社會放心!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大陸方面沒有任何妥協商量的餘地。即便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之間也有鬥爭,也不是一團和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