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鄭劍:實現和平統一也需強有力鬥爭
http://www.CRNTT.com   2022-06-09 00:23:59


會議現場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 海涵整理報導)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日前在第二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上表示,海峽兩岸沒有人希望台灣成為一片廢墟,我們都希望台灣繼續欣欣向榮、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當前台海地區戰爭衝突的風險依然高企,實現和平統一也需要強有力的鬥爭,需要用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和實力地位堅決回擊 “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干預勢力的挑戰,“在鬥爭中求和平則和平存,在退讓中求和平則和平亡”。

  鄭劍說,此次會議在懷柔區舉辦,“懷柔”是一個出自《詩經》的古老地名,其內涵與對台和平統一政策一脈相承。這個地名啟發我們,中國人應該時刻保持清晰頭腦,堅持努力用和平的手段解決他人用戰爭的手段來解決的問題,不讓外國勢力、不讓不想當中國人的勢力從中置喙、挑撥離間、煽動利用。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兩岸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在1979年1月1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3餘年來台海戰爭風險空前高企的今天,這樣的認知顯得尤為重要。

  “在當前‘台獨’和美國掀起的惡浪中,我對改革開放時期便提出並堅持到新時代的和平統一政策仍然抱有信心。我為什麼有信心?”鄭劍指出,這是因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平統一對台灣有利,對大陸有利,對地區有利,對世界有利。這更是因為絕大多數台灣同胞在關鍵問題上有清醒的認識,使得“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干預勢力不能肆意妄為!也正是因為海峽兩岸人民對和平有信心,台灣海峽這個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到2022年6月8日這一天,還沒有發生戰爭。歷史將銘記為兩岸統一做出貢獻的人士的光榮業績,光宗耀祖、澤被後世!歷史也將記下“台獨”分裂勢力的罪惡行經,終身追責、子孫蒙羞。

  鄭劍說,我們開會的地方叫“寬溝”,溝是行水、行舟、行人、行車的。可以借此打個比方,溝是規定事態走向的,寬是過程中的包容空間。所以,兩岸走向統一需要“寬溝”。兩岸統一是必然的、必須的、可遇見的,這是“溝”;台灣同胞對兩岸統一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對“台獨”危害的感知需要一定時間,對國際干預勢力把台灣作為一枚逐步裂變的“原子彈”來遏制、削弱、打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險惡用心的認識不會一步到位,這需要“寬”。美國對俄烏衝突事件的策動利用,就是其大國競爭謀略的一次實踐,這個21世紀迄今最重要的地緣戰略事件再一次告訴海峽兩岸:美國思考和處理台灣問題的戰略意圖、手段運用和終極結果,就是以台制華,不惜讓台灣粉身碎骨。這些日子,台灣當局與美國政府出現的軍購爭議,就是另一個實證。台灣軍方想買正規戰用的M-109A6自行榴彈炮、MH-60R反潛直升機、E-2D空中預警機等大型裝備,美國拒絕或推遲,要求台灣多買“不對稱作戰”裝備,特別是打游擊戰、巷戰用的反艦、防空、反坦克導彈。雙方的爭議實際上反映的是美國與台灣不同的戰略思維:台方寄希望於威懾或不讓大陸登島,美方則企圖用台灣消耗中國大陸,包括在島上像烏克蘭消耗俄羅斯那樣消耗中國大陸。換言之,在美國人眼裡,台灣真的就是“炮灰”、“一次性消費品”!如果有些人把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經驗當成可以抵抗祖國統一的一個激勵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就是上了美國的當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