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觀察:學生反服貿運動 民進黨的警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2 00:50:02


三月學潮,民進黨淪為配角。
  中評社台北3月22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民進黨21日包圍“立法院”行動,原本號稱將有3萬人,進一步升高對馬政府施壓,卻因動員能量不足,反而曝露出警訊。

  民進黨包圍“立院”行動天王盡出,包括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等,再加上陳菊、賴清德等人氣市長,場面依舊稀稀落落。這是綠營天王的魅力不再?還是人心思變,厭棄政黨或對政治人物不懷抱期許,奈人尋味。

  儘管,民進黨中央宣稱有400部遊覽車從中南部動員北上參加包圍行動,也就是16000名基本群眾參加這場活動,加上雙北市自主民眾參與,至少有2萬人氣勢,但親臨現場觀察者並未感受到這股2、3萬人氣勢。反而是,學生的場子充滿活力與創意,民進黨的場子只能用暮氣沈沈形容,兩相對照,形成鮮明對比。

  台灣非政黨色彩的公民運動,儼然有取代政黨能量的趨勢;曾經在台灣街頭運動叱吒風雲的民進黨,再一次輪為三月學潮的配角,物換星移,令人唏噓。

  前主席蔡英文曾說,現在是公民社會要不要接納民進黨,而不是民進黨能不能領導公民社會,一針見血點出民進黨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