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朝核與兩種以“平”致“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9 15:40:13


  文磬 (江蘇南京 教育)  

  近日媒體有傳朝鮮將核試,此時讀到中國青年報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希雨,以“處在十字路口的朝鮮半島局勢”為題,向25個國家的中外記者和外國駐華使館外交官介紹情況、回答記者提問的文字。頗感清晰、懇切。據介紹,楊希雨長期從事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研究,曾擔任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辦公室主任,多次參與六方會談,并負責起草過2005年第四輪六方會談的9·19共同聲明。其所言,讓人更覺得非同一般。

  這裡想略說此文讀後所知、所感、所覺。

  一、朝核的發展方向:兩種以“平”致“和”——恐怖平衡之“和”與公平、放心、心平之“和”

  楊希雨指出,“現在的半島雖然沒有戰爭,但也不是真正的和平,而是一種‘恐怖的和平’,即美韓在通過強大的軍事實力遏制朝鮮不要發動戰爭。”而朝鮮會將核試驗進行到底。并分析說,從技術原因來講,朝鮮現在的核武器計劃尚未完全取得成功。如果半途而廢,就前功盡棄了。從政治上來說,核試驗的理由和動力更大。在朝鮮半島目前不均衡的軍事實力對比之下,發展核武器成了朝鮮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手段。朝鮮“在憑借發展起來的核武器,遏制美韓不要對朝發動戰爭。雙方之所以沒有打起來,是因為相互遏制,形成了這種‘恐怖的和平’”。

  可見,目前的朝韓現狀,也是一種以“平”致“和”。是朝韓美雙方及世界各方都并不滿意的以“平”致“和”。朝核可能進行到底,原因在於“朝鮮希望用核遏制力,來遏制美韓不要進攻朝鮮”,即朝要以小國擁核來獲得武力上的“以小博大”之“平”來保持核恐怖平衡下的“和”。
這種以“平”致“和”,是以核武的“恐怖平衡”而致“和”,是針尖對麥芒式的“平和”,也是不穩定的平和。
其實,還有第二種以“平”致“和”,就是半島無核的以“平”致“和”。

  要獲得這種各方滿意的半島無核的和平,則需要以“公平”、放心來致“和”。

  楊希雨提到,此前9·19共同聲明裡,美對朝提供了“消極安全保障”。不僅如此,美還提供承諾,不以任何軍事手段攻擊朝鮮。(應該說,這已經不易了,俄羅斯代表團曾對朝鮮代表團說:“你們從美國拿到了蘇聯20年想從美國那裡拿都沒拿到的東西。”)“但是朝鮮不信。”楊希雨說,“同樣的道理,朝鮮承諾實現無核化,美國也不信。”“美國是想要求朝鮮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這種分歧導致後來六方會談談判破裂,反映出我們對於一個公平的無核化,還缺乏一個明確的共識。”
也就是說,現在韓美與朝目前的狀態,其實還是未“平”。例如,在是否談的問題上,美國認為,在會談重啓前,必須讓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到寧邊現場實地核查,必須承諾暫停核武器和導彈試驗,這可能是讓朝方“不平”、難以接受的。

  為什麼美國要用這樣比較強硬的態度?可能因為,美國認為,可以保持壓力,通過制裁等手段,促進和等待朝鮮垮台,那樣朝核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楊希雨中肯的分析了朝鮮維持生存的可能性很高,指出:朝鮮國內政策正在發生靜悄悄的變化。可以概括為兩個戰略性轉變。第一個轉變是權力中心正在從軍隊轉向黨中央。黨中央越來越健全,職能越來越大。所有重大決策都由黨中央作出。第二個轉變是朝鮮的戰略重心從軍事第一轉向經濟優先。可能要說,這正是朝鮮維持生存的可能性很高的原因所在。美國恐怕不能不認識到這一點,雖然美國以往常常并不容易認識到這一點。

  如果美國願意改變以往的“一廂情願”,未必非要堅持“會談重啓前必須讓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到寧邊現場實地核查,必須承諾暫停核武器和導彈試驗”,而讓“這些具體問題可以在六方會談啓動後馬上開談”,半島緊張局勢或許可能會走向緩和,并有可能走向無核的以“平”致“和”。這種以“平”致“和”,是消減了爭戰源頭的、公平的、使人放心的“心平”而“和”。這是穩定、理想的以“平”致“和”。

  當然,也必須看到,要讓朝鮮相信,覺得棄核是放心的、心是“平”的,就目前看,這難度恐怕不小。朝鮮不會不想到利比亞、烏克蘭棄核的結果,乃至伊朗是否棄核,——讓朝鮮放心的棄核,絕非易事。美國等方,有讓朝鮮面對利比亞、烏克蘭棄核結果,也能放心、相信之方略嗎?有讓人能相信、放心、“心平棄核”的完善、穩定的制度性承諾、保證和具體安排打算嗎?還是堅持一面繼續不斷軍演、威懾,一面又想要朝鮮相信、放心、“心平棄核”,才能開始談?這裡不能不說,一面繼續不斷軍演、威懾,一面又想要朝鮮相信、放心、“心平棄核”,在“軍、威”之下坐下來和談,可能是自相矛盾,勉為其難,較難實現的(至少對目前的朝鮮來說,肯定不具備實現的條件)。

  二、世界曾經在美蘇的“恐怖平衡”中“和”而未戰,今後可能嗎?——世界也面臨兩種以“平”致“和”的選擇

  由朝核問題,也讓人想到世界的核問題。世界曾經在美蘇的核“恐怖平衡”中“和”,并幸而由於蘇聯不戰自亂,被美國“不戰而勝”而未戰。那麼,今後世界還可能是這樣嗎?
恐怕誰也不能說、不敢說,人類總是能以核武的“恐怖平衡”而致“和”的,這是完全有把握、可能的。

  即便那是可能的,那大家也得耐受“恐怖”。人們得面對:如果出現較多國家包括部分小國都擁有核武,世界將會是怎樣?世界可能面臨更大面積的黑(核)色恐怖(如果不是白色、紅色或其他色的恐怖的話)。

  當然,小國也該看到,即便擁核,其與疆域面積巨大、人口衆多的國家相比,仍然無法取勝。大國可能在核衝突中“慘勝”,有關方乃至無關方可能都“魚死網破”或被“殃及池魚”。而小國將可能是“魚死”,大國可能還只是“網破”。魚死,不能複生;網破,尚可修複。

  今天,世界上的人們,應該是可以智慧的選擇非恐怖的以“平”致“和”的。不過,人們得拿出讓各國面對利比亞、烏克蘭棄核結果,也能放心的,完整、穩定的制度性承諾、保證、安排。

  是無奈或未必智慧的選擇以核武的“恐怖平衡”而致的不穩定的“和”,還是理智的選擇消除了爭戰源頭的、公平的、使人放心的“心平”之“和”,這種穩定、理想的以“平”致“和”?

  世界在兩種以“平”致“和”面前,選擇哪一種?

  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乃至各國,是不是該負責任的,從最壞處設想、推演、防備,并往最好處努力,去想、說和做,才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