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反對調休引熱議,應正確看待休假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4-04-21 13:08:57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網評:反對調休評論引熱議,應正確看待休假意義

  來源:紅網  作者:李藝欣

  4月18日,頂端新聞發布快評《反對調休的聲音不能裝作聽不到》,引起廣泛熱議和共鳴,同名熱搜詞條微博閱讀量已突破3億。部分網民表示調休沒有增加假日總天數,反而讓前後幾個星期都成了“單休”,希望正常放假正常雙休;也有人認為調休能夠讓原本“碎片化”的休假組成小長假,讓假期出游變得更具可行性,也更能促進旅遊業消費發展。

  調休真的是“眾口難調”“不得不調”嗎?這就必須回到休假本身的意義進行討論。閑暇時間的長短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誌,需要跳出簡單的經濟學框架來重新認識和看待:假期的意義絕不是單純地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而是要帶給公眾良好的生活體驗和情緒,從而真正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精神的放鬆和舒展,在調節個體情緒的同時,也是對整個社會的狀態的一個調整。在重新審視休假的意義後,回過頭來看調休政策屢遭吐槽,便能理解群眾的不滿因何而來。讓人身心俱疲的假期,恰恰失去了休假的本意。

  休假不能只算“經濟賬”,更不能只算短期的片面的“經濟賬”。多放兩天假,工作效率提上來,同樣是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假期總量基礎上適當增加長假,保障雙休,也能讓人們更愉快地合理消費。“錯峰出行”是每逢調休都會被反復提及的一個詞,犧牲正常雙休換來三五天的小長假,結果在高速上就堵了一整天,大量的警力用於維持秩序,大量的事故在小長假集中爆發,難道不也是一種經濟社會資源的浪費嗎?小長假人擠人導致遊客旅遊體驗感極差,許多人因此對某個城市的旅遊印象大打折扣,回頭客的流失、口碑的破壞,難道不是對旅遊業長久而隱形的打擊嗎?

  合理的假期就應大膽休舒適休,用調休等方式試圖“既要又要”,最終只會既引起群眾身心俱疲後的不滿,又阻礙文旅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健康長遠發展。正確看待休假意義,背後的道理明明白白,放假大大方方,群眾才會開開心心。而這一切的關鍵,要靠制度的扎扎實實,少一些“靈活調休”的小聰明,多一些“嚴格落實”的大智慧,“該休假時就休假”,才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