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把選擇權還給觀眾,誘導付費何時休?
http://www.CRNTT.com   2024-05-16 11:07:02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網評:把選擇權還給觀眾,誘導付費何時休?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曉語

  近兩年來,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影視作品成為不少人業餘文化生活中的“休閑樂園”,滿足了當下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精神需求。微短劇儘管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緩解了工作壓力,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和爭議。

  據媒體報導,上海退休在家的陳女士,經常在手機上看微短劇,剛看前幾集,屏幕上就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本以為花9.9元就能解鎖整部劇,沒想到伴隨著跌宕起伏劇情的是促使她一再充錢提示,一部80集的劇看下來,前前後後花了200多元。然而,不僅僅是老年用戶,一些年輕網友同樣也陷入了付費“連環套”。

  部分平台為了吸引消費者付費,微短劇總在“卡點”“爽點”劇情上設置收費點,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衝動決策的不理性消費心理。少則一二十元,多則超百元。甚至也有一些商家則將微短劇“自動續費”設置成系統默認“自動解鎖下一集”選項,即便有提示字體也很小,常常被消費者忽略,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連續扣費,限制消費者選擇權。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用戶的觀看體驗,也可能對市場的長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如何規範網絡微短劇發展,使網絡微短劇付費越來越透明化,讓消費者遠離付費陷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需要“真實、全面”向消費者提供相關信息,並且要求經營者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實現,不能人為給消費者全面瞭解信息設置過高的成本和障礙。此外,針對定價方式公示、自動展期和續費的限制條件、格式條款的規範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確信息披露、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細致規定。

  任何行業良好的市場氛圍和秩序,離不開多方面的共同維護。衹有各方共同發力,確保各項規則在微短劇領域中的落實,形成強大合力,方能填平那些誘導消費者的“坑”。對監管部門而言,對網絡微短劇行業誘導付費的不規範行為,有必要加大監管力度,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動真格、出實招,提高違規成本,進一步確保行業有序發展;對微短劇平台而言,衹有遵守相關規定,尊重用戶的需求和感受,才能贏得市場的回報,否則一味的玩套路只會套住他們腳下的路;對消費者而言,在付費時要仔細查看付費條款,提高警惕。此外,遇到亂收費、重復扣費、誤導消費等現象,要及時向平台或消費者保護協會進行投訴,保護自身的權益。

  尊重原創作者勞動成果,為其付費無可厚非,但應建立在公開透明的付費機制上,讓每位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實實在在選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