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印度希望在國際事務中成有決策權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7-21 00:02:49


 
  由於農業基礎不牢,工業基礎薄弱,印度只能依靠發展服務業特別是軟件服務業,實現經濟增長。而軟件服務業的就業崗位有限,對國際市場依賴非常嚴重。這就導致印度國內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國際市場發生變化之後,印度經濟發展受到嚴重衝擊。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印度要想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恐怕相當困難。

  印度總理不遺餘力提高印度的國際地位,希望早日實現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夢想。既然期望在國際安全事務方面,成為決策者,那麼,印度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方面,就必須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印度之所以沒有制裁俄羅斯,而是繼續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充分表現出印度的特立獨行。雖然歐洲聯盟國家威脅對印度實施制裁,但是,只要仔細分析印度貿易結構,人們就會發現,印度實際上是依靠建立“印度洋經濟區”實現特殊的經濟循環發展。

  首先,印度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印度經濟可以依靠國內市場實現可持續增長。由於印度不同地區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一致,因此,為印度國內資源的流動創造了條件。

  其次,在印度洋地區,許多國家發展嚴重依賴印度。印度通過向周邊國家除了巴基斯坦出口貨物,可以維持經濟的增長。孟加拉國人口增長迅速,近些年來,孟加拉國經濟增長,有賴於加強與印度的合作。對於孟加拉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而言,實現互通有無,可以保持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雖然疫情發生之後,印度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係受到影響,但是,無論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還是出於經濟發展考慮,印度都沒有放鬆與印度洋國家的合作。近些年來,印度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緣政治優勢,加強與東非國家的合作,越來越多的印度企業家在東非國家開展經濟活動,東非幾乎成了印度殖民地。

  第三,印度政府制定了“向東發展戰略”,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印度人越來越多。印度通過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關係,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雖然印度退出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但是,東盟國家宣布,永遠向印度敞開大門,隨時準備接納印度成為協定成員。這說明印度在東南亞地區的精耕細作已經結出碩果,在東南亞這個人口增長迅速的地區,印度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第四,在強化與周邊國家除了中國和巴基斯坦合作關係之外,印度高度重視與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關係。雖然印度十分不情願,但為了排擠中國,印度還是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日本、澳大利亞參加的地區同盟,通過加強軍事安全合作,矛頭直接指向中國。對印度來說,強化與美國的關係,無疑是引狼入室,削弱其在印度洋地區的霸權地位。可是,權衡利弊,印度仍然決定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印度這樣做,顯然是希望借助於美國,早日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坐在談判桌前,成為國際安全的決策者。假如沒有美國的支持,印度要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幾乎比登天還難。

  不過,印度面臨的尷尬處境就在於,巴基斯坦與其他國家強烈反對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早已迫不及待,希望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如果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夢想將徹底破滅。這是因為亞洲不可能同時增加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對英國來說,當然希望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如果英國和印度合而為一,那麼,英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將會被削弱,這是英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英國支持印度提高國際影響力,但是,如果印度的影響力超過英國,英國對待印度的態度必然會發生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