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汽車業進入“利益共同體”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4-05-08 00:06:06


 
  第二,中國電動汽車群雄並起,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但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必須居安思危,興盛中看到危機。 

  從生產規模來看,中國電動汽車的出貨量世界第一。但是,必須充分意識到,韓國、日本等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正加速追趕,美國等地一些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電動汽車產業領域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為本國汽車製造企業轉型升級爭取時間。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必須加快步伐。一方面,革新挖潛,依靠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提高科技附加值。另一方面,必須加強資本合作,爭取在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在合作中實現優勢互補。 

  競爭合作應當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電動汽車產業上下游之間必須盡快形成堅固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不能“打內戰”。曾經一度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價格上漲,導致電動汽車電池製造企業與整車製造企業之間關係緊張。電池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生產汽車電池鋰材料價格上漲。雖然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但是,它發出了非常清晰的信號,那就是在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不能各自為政,而應該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如果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製造企業與電動汽車整車製造企業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那麼,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就能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 

  令人感到高興的是,我國電池製造企業與汽車製造企業已經開展深度合作,不少汽車電池製造企業加快全球化布局的步伐,在墨西哥、匈牙利等國家設立工廠,生產電動汽車主要零配件。這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衹有提前布局,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共存共榮,協調發展。 

  我國通信企業負責人曾經明確表示,不會進入汽車行業。但是,隨著電動汽車蓬勃興起,通信企業充分利用自己在軟件方面的技術優勢,為電動汽車製造企業提供一攬子技術解決方案。事實證明,這種跨行業的合作,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正因為引入了通信企業的技術,中國電動汽車智能化水平迅速提高。不論是在雷達探測還是在自動感知方面,我國電動汽車普遍優於其它國家生產的電動汽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