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歐盟為應對氣變撒錢  效果待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7 00:16:09  


 
  但歐盟積極姿態能否推動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取得實質進展,仍存諸多變數。歐盟意圖能否實現有待觀察。首先,歐盟資金能否到位仍存變數。歐洲深受此次金融危機衝擊,失業率11月仍高達9.8%,成員國財政赤字嚴重超標,希臘、西班牙等國財政狀况已多次被歐委會點名批評。歐洲一些商業團體領袖公開表示,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取得進展需要主要工業化國家共同努力,“歐盟單方面的行為將有損歐盟企業的競爭力”。在此困境下,歐盟援助資金很難保證“源源不斷”。正如法國媒體所指出的,“歐盟能否如數捐款,將成詮釋其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與聲譽的關鍵”。

  其次,歐盟提議援助額遠低於發展中國家預期。索羅斯等投資銀行家及歐洲綠色和平組織等非政府組織認為歐盟的氣候融資决定“缺乏新意”,且在“快速啟動”階段每年70-100億美元的援助額太少。中國、印度等國此前也呼籲發達國家捐出1%的GDP來援助發展中國家。國際人道主義機構“樂施會”還警告說,需警惕西方發達國家向援助資金“注水”。此外,發展中國家還要求發達國家“端正”對援助資金的認識,這是他們的“氣候債務”和應承擔的“歷史責任”,而非“慈善,更不是施捨”。

  第三,歐盟提議難獲美國支持。美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一直不願做出大幅減排承諾和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目前美國的2020年減排承諾也僅相當於在1990年的排放基礎上減少3%。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和比利時首相萊特姆近期公開批評奧巴馬的氣候政策,認為美國的減排目標“非常令人失望”。根據歐委會此前提出的建議,美國應每年至少拿出133億歐元作為向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資金,美國則稱其是“强加在身上的額外負擔”。哥本哈根會議已進行多天,美氣候變化談判代表仍表示“美不應對目前的氣候變化承擔責任”,並拒絕對發展中國家獲得氣候變化技術提供資金援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