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部分越南人對中越戰爭記憶猶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6 09:30:07


資料圖:中越衝突期間,被解放軍摧毀的越南T-34坦克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目前中越的緊張態勢只是兩國一系列痛苦衝突中的最近一次。河內和北京上次將對方逼至絕境導致數萬人死亡。

  本周,越南鬱積的民族主義怒火爆發為在胡志明市的瘋狂暴力活動,數千名暴徒將任何所謂中資工廠夷為平地。中國官媒呼籲給越南“應得的教訓”,令人不僅想起3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

  與許多同齡人一樣,75歲的蒂姆仍對那場衝突記憶猶新。1979年2月17日凌晨,天空被炮彈照得如同白晝。“我們來不及拿任何東西,”她說,“只能快跑。”

  這是兩年無家可歸和全家人在山中忍饑挨餓的開始。如今她仍對中國人既恨又怕。“我現在甚至還怕中國人,不知道啥時候又得逃跑。” 

  當年,欠缺實戰經驗和裝備較差的解放軍遭遇越南激烈抵抗。北京和河內都沒發布傷亡數據,但有分析家估計約5萬兩國士兵陣亡。“我們的任務是反擊他們,”曾親眼看見中國士兵前赴後繼的越南老兵阮友雄表示,“坦白說(我們的)損失也很大。” 

  1991年,越南經濟改革進入第5年並急需“朋友”。當時蘇聯已解體,美國堅持制裁越南,中國正在崛起。河內與北京重歸於好,過去20多年兩黨總體上保持“唇齒相依”的關係。

  “他們面臨類似挑戰,”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亞洲研究部執行主任赫胥黎說,“我認為雙方存在相當程度的共鳴,因為他們都在盡力掌控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轉變。” 

  然而近年來,越南人不定期抗議中國的現象日益普遍,他們將越南政府對中國擴大勢力範圍的反應視為軟弱,一批新的“反叛”網民經常指責越共給北京“磕頭”。

  但像阮友雄這樣的老兵表現得更謹慎。他深知兩國逼迫對方瀕臨險境的後果。“我認為(越南)的其他人,尤其是年輕人,(對那場戰爭)了解得不夠,”他說。(原載美國時代週刊;環球時報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