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訪吳伯雄祖地--兩岸望統一 思賢盼團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7 15:43:56  


四月七日,吳伯雄能否當選國民黨黨主席將見分曉。圖為位於福建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的吳氏宗祠。 中新社
  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一條彎彎曲曲的村中小路,沿著清澈的小溪蜿蜒向前,直通向福建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的吳氏宗廟——崇德堂。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時許,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吳伯雄就是沿著這條小路,走進魂牽夢縈的祖祠,拜謁列祖列宗,告慰亡父在天之靈。

  中新社報道,時值國民黨大選即將揭幕,說起七年前吳伯雄夫婦那一次回鄉謁祖,思賢村老年協會會長、現年七十一歲的吳東生老人六日面對記者仍然顯得很激動。

  “十一月二十一日,鄉親們都自發到村口夾道歡迎,鑼鼓隊、舞獅隊,非常熱鬧。”吳東生說,“那天村口大橋的上空聚集了很多鳥,黑鴉鴉的一片,等伯雄過了橋,就都散了。”

  那天的每一個細節,老人都記得清清楚楚:吳伯雄的夫人戴美玉女士穿的是一身大紅衣衫,她說,和伯雄結婚三十多年,這是第一次回婆家,特意穿上了結婚時穿的新娘服;他(指吳伯雄)信佛,祭祖的時候,特意讓人把供品放低一點,把水果鮮花擺高一點……

  那天是思賢村的節日。每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收到百元紅包,考上高中、大學的優秀學生也各有兩、三百元不等的獎學金。吳伯雄還給思賢村全村四百多戶鄉親各送一盒團圓餅。

  “團圓餅裏包含著海峽兩岸盼團圓的殷切期待。”吳東生說。正是因為這盒團圓餅,今年村中鬧元宵,他親手寫下的“兩岸望統一思賢盼團圓”橫幅,走在了遊行隊伍的最前面。

  思賢村地處閩粵交界處,自吳氏始祖吳綱公五百年前於此開基以來,今已有吳、張、羅、鄭等姓一千五百多人聚居,也有許多鄉親旅居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印尼等世界各地。吳伯雄的曾祖父勝昌公就在一八五一年五月攜妻兒自汕頭去臺,傳至吳伯雄已是第四代。

  雖閩臺兩地僅隔一海峽,百年餘間吳伯雄祖上卻與家鄉多是音信斷絕。直至一九九五年吳伯雄兄長吳運雄低調返鄉祭祖,五年之後吳伯雄也踏上了故鄉的土地,才又重新牽起了思賢村與台灣的情緣。

  已是九十歲的吳伯雄同輩兄弟吳逸漢說:“伯雄和我通信、通電話不少,托他辦的事也都能辦到。”老人所指的第一件事,就是吳氏宗祠重修後,吳伯雄應邀欣然題贈“敬宗紹德”四字燙金匾額。這塊匾額如今依然高挂在吳氏宗廟裏,格外引人注目。

  每年春節,吳東生都寄賀卡或賀信給思賢村旅居海外的鄉親,其中就包括在台灣的吳伯雄,捎去節日的問候與祝福。讓吳東生意外驚喜的是,二00六年春節時,他收到了一封寄自台灣的信,寄信人是吳伯雄,信中附著一張吳伯雄一家十七口的全家福。

  吳伯雄先生的這張全家福,如今被特意放大裝在一個鏡框中,挂在老年協會的辦公室裏。每每老年協會來了客人,吳東生總少不了要指著墻上鏡框裏的吳伯雄全家福說:“這是伯雄的兩個兒子,一個叫至剛,一個叫至揚……”

  同是去年,吳伯雄又託人給思賢村老年協會送來了《孫中山革命的一生》光碟十盤。吳東生在給吳伯雄的回信中這樣寫道:收到你的全家福和光碟,思賢鄉親都非常感謝您,惦念您,希望有機會再回家鄉走一走,看一看。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