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為生娃發愁:民眾不願生獎勵也白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7 10:00:24


 
  社會又老又窮

  生孩子不僅僅是小家庭的事,人口關乎一個社會的經濟、生態、持續發展,生育率低和人口爆炸一樣對社會具有潛在的危害。台灣人口學專家指出,台灣生育率低的情況如果不馬上改善,未來25年會出現財政惡化,難以支撐現有的福利制度,“又老又窮”會成為未來社會的寫照。

  據台灣公布的統計數字,2016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就將超過幼年人口,拐杖多過嬰兒車。“退休潮”隨之來臨,上世紀70年代托舉台灣經濟起飛的勞動力紅利將耗盡。到了2061年,台灣人口將少於1800萬,退回到1980年的人口數字,但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41%,勞動力嚴重不足,產值大大降低,稅收減少,但醫療、養老支出卻大大增加,一減一加之間,別說經濟競爭力,連社會都難以正常運轉。

  目前,台灣的老年照顧問題已經顯現,養老機構嚴重不足,護理人員短缺,真正能得到社會機構照顧的失能老人只占4%,絕大多數要依靠家庭養老。一些高檔的“養老村”卻只收可以自理的老人,而且預交的押金動輒四五百萬元,每個月還要交各種費用近2萬元,有人算過一筆賬,如果在這樣的地方養老,20年至少要付600萬元,絕非工薪家庭所能承受。

  獎勵作用不大

  近幾年,台灣各地特別是都市陸續出台獎勵生育政策,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每胎獎勵2萬元,雙胞胎獎勵4萬元。台灣衛生部門還投入近10億元補助人工生育,不孕夫妻接受人工生殖技術可申請補助款。

  此外,台灣開始營造生育文化,比如舉辦鼓勵生育標語評選活動,首獎獎金高達100萬元。重獎之下有創意,“帥哥美女靠創造,不生永遠看不到”、“為愛而生”、“一‘生’幸福”、“結婚,我願意!生子,我樂意”、“幸福很簡單,寶貝一,二,三”、“孩子到位,幸福歸隊”……一時間社會滿眼“生”意,可惜還是沒能如願拉高生育率。有專家認為,中國人“多子多福”的觀念一定會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當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婦女的角色轉變,人們追求生活品質與個性,生育率降低在所難免。也有人認為主要還是經濟壓力扼殺了“生”意。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