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42歲斯諾克“前輩”仍在比賽
http://www.CRNTT.com   2019-07-18 06:12:42


 
  當記者詢問黎理,作為一名重慶的斯諾克老將,是否和肖國棟、陳睿夫有交集時,他輕輕點了點頭:“我和他們都認識,他們算是趕上了全國斯諾克熱的好時候,出道比我晚一些。我是重慶第一批打職業斯諾克的選手,陳睿夫是我的師弟,肖國棟出道的時間則更晚。我跟陳睿夫很熟,現在還經常一起練球。”

  聊起陳睿夫,黎理還分享了一個趣事:“陳睿夫能夠成長為‘重慶球王’,其實跟我還真有點關係。以前陳睿夫不愛學習,喜歡打台球,他爸爸憂心忡忡地找到我,問我有沒有辦法。我就建議讓陳睿夫試試能不能打職業,讓我師傅李翔去看了一下他。沒想到他一去就被選起了,練了一年之後技術就突飛猛進,後來打比賽簡直是所向披靡,成為了重慶斯諾克界的傳奇。”

  19歲成了簽約球手

  說起年輕時為了練好台球到廣州闖蕩的日子,黎理仍記憶猶新:“我初中差不多讀完,就開始闖社會了,那時候特別喜歡打台球,經常在朝天門的海潤台球城打球。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電視裡了解到,獎金高的正規比賽大多是打斯諾克,於是我在1997年做了一個決定,只身到廣州。當時我只有19歲,在海珠區的一個球房成為了簽約球手,平時在球房練球,比賽時用這個球房的名義參賽。那時候我們條件比較艱苦,比賽獎金很低,有點獎金請客吃飯就沒了。每個月的工資只夠日常開銷,幸虧我不抽煙,要不連煙錢都不夠。”

  聽到黎理說起當年練球的日子,一旁的裁判張先生也搖了搖頭:“那個年代沒什麼贊助商,比賽都是球房老板用愛發電,他們搞比賽就是為了方便球手之間交流球技,想靠打比賽賺錢基本是不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