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5•12”地震川陝重災縣回訪體育場館
http://www.CRNTT.com   2018-05-13 05:36:01


 
  現在略陽縣體育中心這片40多畝的場地上,就曾是汶川地震發生後略陽群衆緊急避難的場所。地震對略陽的破壞“內傷”大於“外傷”,很多房屋從外面看還完好,但是屋內結構都已遭破壞成為危房。當時已任縣體育中心主任的盧志軍至今還記得,民衆在土操場上搭起抗震棚生活的景象。

  “當時縣城的空地還很少,最多時有2萬多人在操場上避災,有的抗震棚一搭就是兩三年。很多老百姓現在來這裡鍛煉都很有感情,說像他們的第二個家。”他說,現在略陽縣體育館按照抗8.5級烈度建造,是全縣公共建築物中抗震標准最高的。

  地震後,漢中市特別是寧強、略陽兩縣的綠地與廣場數量顯著增多,公共設施抗震水平也不斷提高。漢中市地震局副局長蘇曉清告訴記者,地震後漢中各縣區利用公園、綠地等場地建設應急避難場所37處,全市應急避難總面積已達80.6萬平方米,可容納避難人數超過40萬人。

  兩縣災後新建場館的負責人都提到,盡管近兩年縣上組織防災演練的頻率比震後的最初幾年稍有減少,但“地震一直是我們心中最深的傷痛”,因此日常都注重單位內部的演練、演習,隨時保持警惕,以備各類意外情況發生時及時引導人群。

  為未來描繪藍圖

  體育設施的逐步完善,不僅滿足了當地群衆健身和避險的需求,也讓不少人通過體育改變了命運。陝西寧強、略陽兩縣在地震後各有一所天津市援建的中學設立,讓災區的高中生們從條件簡陋的校舍搬進了依山傍水的現代化“新家”。

  兩校負責人均告訴記者,學校硬件設施至今還是在漢中市較先進的,特別是校園裡有令不少大城市學校都羨慕的體育場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