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近平“習馬會”講話引領兩岸關係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11:04


 
  二、從若干關鍵詞看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

  習總書記講話以“一個中華”為主線,立足於兩岸關係實際,緊扣三組核心關鍵詞:“中華民族”、“兩岸一家”(包括“兩岸同胞”、“共同”)與“兩岸青年”,系統闡述了如何團結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共同推動與發展兩岸關係、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千百年來兩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

  1.“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一詞是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主題詞、關鍵詞、高頻詞。習總書記全篇講話談及“中華民族”或“一個民族”、“民族復興”有28次之多,加上他談及的“中華文明”“中華兒女”等,但凡涉及“中華”的詞彙高達36次。特別強調了台海兩岸之間的骨肉聯繫,“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記載著歷代先民遷居台灣、繁衍生息,記載著兩岸同胞共禦外侮、光復台灣”;“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共同建設了包括寶島台灣在內的祖國疆域”;“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這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脈關係。

  2.“家”(兩岸一家)

  第二個高頻詞是“兩岸同胞”(包括“台灣同胞”)提及有27次之多,加上19次提及的“家”與“家園”“一家人”“中國人”、26次提及的“共同”(包括“共禦”、“共創”與“同屬”等近義詞),有高達近70次的這樣非常軟性與柔性的溫情告白,在在都昭示著兩岸民眾之間是“一家人”的關係、“一家親”的情感,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繁榮、熱絡往來的期盼,“兩岸同胞都盼望家園和平安寧、家人和諧相處”;“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習總書記全篇講話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同發展,特別強調“共同”兩字,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因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所以,習總書記提出了“三個沒有什麼”: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一彎淺淺的台灣海峽,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兩岸之間雖然社會制度有所不同,但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

  習總書記承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因此始終以台灣同胞的福祉為念,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積極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台灣同胞利益更多、福祉更實、未來更好。習總書記也強調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因為事實上,兩岸同胞一路走來,始終一脈相承、心手相連、守望相助。遠者,不僅有1998年華東水災時台灣民眾的無私救助,而且有1999年台灣“911”大地震中,大陸民眾對台灣的無私援助。近者,2024年4月3日,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表達了“對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對災區民眾表示慰問”。在在都昭示著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的“骨肉親情”、“兩岸一家親”的真情厚誼。

  3.“兩岸青年”

  第三個高頻詞是“青年”“兩岸青年”。習總書記講話中多次提到了青年,這不僅是因為他所會見的是馬英九帶來的20位台灣青年學子,而且習總書記和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一貫地高度重視,如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鬥。”③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④二十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再次強調:“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⑤

  正是因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所以,習總書記鼓勵“兩岸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兩岸關係要深入發展,兩岸關係要融合發展,必須讓兩岸青年加入其中,成為生力軍,創造條件,纍積基礎。

  那麼青年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應該如何發揮?首先是讓兩岸青年參與到、加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之中來,這不僅是讓兩岸青年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理解,進而建立互信,而且是為兩岸關係發展增添動力,為兩岸關係的光明未來增添有生力量。其次,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中國共產黨願意持續為兩岸青年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多機遇。隨同馬英九來訪的20位台灣青年全都參加在人民大會堂的會晤,並且有2名代表做交流發言。可見習總書記對於台灣青年包括大陸青年,參與到兩岸關係中來是給予了何等高度的重視,寄予了何等重大的希望!第三,兩岸青年互學互鑒、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歷史的接力棒,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未來兩岸關係屬於青年!兩岸青年必將在兩岸關係中大有可為,也必定大有作為。

  三、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在賴清德當選與民進黨開啟第三個四年在台灣島內的執政期,在美國對華遏壓、對抗戰略持續深化、不斷打“台灣牌”,特別是美國總統選舉引發複雜、不確定性因素上升的影響下,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不僅不小,而且不少。那麼,如何穩定與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給兩岸關係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出了科學的指引,講話的引領作用應該是巨大的。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促進兩岸交流

  當今兩岸關係,依然是“萬事莫如交流急”。新冠疫情三年及其防控形勢,嚴重影響兩岸之間的交流,加上民進黨當局運用“反滲透法”阻撓兩岸交流,兩岸之間存在著比較嚴重的“交流赤字”,亟待改善。馬英九率團到大陸交流,為兩岸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年交流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進而習總書記呼籲: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衹有常來常往,才能“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習近平總書記并表示,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目的就是要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進心靈契合”。習總書記“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

  而要促進交流、推進兩岸關係,當然需要做好反對“台獨”與反對外來干涉兩件事情。因為“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與外部勢力的縱容支持,給台海和平穩定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嚴重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包括兩岸之間的交流:一方面,5月20日,主張“台獨”的政黨——民進黨人士賴清德即將就任台灣地區新一屆領導人,而且賴清德自稱是“台獨工作者”。他上台之後是否會推行“台獨”政策,是否會將個人“台獨”理念落實到政策中?看來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最多是存在程度上的差異。另一方面,美國沒有放棄“以台制華”策略。自去年舊金山中美元首峰會以來,包括4月3日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通電話,在在都昭示著美方對穩定中美關係的高度重視。但在美國台海政策上,出現一個奇怪、卻是事實的現象:美方一方面希望中美關係穩定,承諾“不支持台獨”,但另一方面,依然持續“打台灣牌”,包括強化美台軍事關係。因此美國台海政策最大矛盾與問題是,美方的承諾是“言”與“行”的脫節,嘴上說一套,實際行為卻是另外一套。而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始終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命運所繫。所以,習總書記在與馬英九會面時強調:“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2.推動兩岸關係前行

  習總書記講話堅持了“和平統一”的信念與目標,但並沒有花太多篇幅去詳細論述,也沒有周詳地論述“一國兩制”,衹是強調了“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就是說,在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核心任務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和平統一”的實現是“未來式”,是“美好未來”。現今是衹要堅持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就可以開展兩岸各方面交流與合作。習總書記也沒有用太多篇幅去講“一個中國”,而是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其意涵非常清晰,這是看到了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的實際,是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表現。

  3.預留了兩岸開啟對話的空間

  自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以來,兩岸之間的對話就因為民進黨當局背棄了對話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而被迫中斷。習總書記講話再度提出了兩岸開展對話的真情真實呼喚:衹要不分裂國家,衹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瞭解,纍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這裡的“共識”,當然包括大陸方面與民進黨之間對話的“共識”。總書記提出的“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實際上也是在期盼大陸民眾的“赴台遊”能再度開啟!期盼兩岸人員之間的往來能更加密切!這不僅是兩岸民眾之間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表現與需要,更是台灣旅遊業界與台灣經濟發展的需要。期待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正視到其中所釋放出的巨大善意。

  本文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外部環境塑造研究》(項目編號:22JJD810022)的階段性成果。

  註釋:

  ①“習近平會見馬英九一行”,新華社2024年4月10日北京電。

  ②朱文通:“為人民服務:從提出口號到成為黨的宗旨”,《團結報》,2021年7月22日,第8版。

  ③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57頁。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69頁。

  ⑤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第1版,第63-64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5月號,總第317期,P9-14)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