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時代兩岸關係的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8-04-08 00:15:17


 
  二、川普亞洲行的迴響

  兩岸關係除了兩岸雙方的互動之外,美國因素往往是影響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外因。在中共十九大結束不到兩周的11月上旬,美國總統川普就展開了亞洲行,訪問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等國,並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無論是川普在北京訪問期間所舉行的“習川會”,還是在其它國際場合所勾勒出的戰略構想,都會牽動兩岸關係與台海情勢。有三個面向值得關注。

  第一,習川會上對於台海局勢的表態,兩岸雙方都能接受。川普訪華期間,中美雙方就政治和經濟利益進行了交換。大陸方面和美國簽署了2535億的大單,從北京來講,當然希望聽到川普在台灣問題上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川普也順勢表態支持“一中”。儘管川普表述的“一中”,更多的是遵循美國傳統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而不是“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但至少從川普嘴裡講出了“一中”的關鍵詞,在北京來看也算是達成了目標。

  另方面,對川普訪華期間的演出沒有超出預期,其實台灣的民進黨當局也鬆了一口氣。民進黨當局一直擔心,美國由於處理北韓問題需要大陸協助,是否可能因此犧牲民進黨當局的利益進行交換,敦促台灣接受“九二共識”。川普訪華期間雖然重申了“一中”,但這沒有超出民進黨當局的預期;而至少在表面上,美方並沒有把北韓問題和台灣問題掛鈎。所以習川會中對台海局勢的處理,大陸和台灣雙方基本都能接受,甚至滿意。

  第二,川普亞洲行釋出的訊息可能為台灣爭取對外空間提供機遇,這將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一方面,川普在外交中特別強調美國的經濟利益;這次亞洲行中美簽署了2535億的大單,川普就不吝稱讚中國。這一點,民進黨當局看在眼裡,知道討好川普就是要讓美國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而軍購正好是連結兩者的捷徑。所以民進黨當局未來經營美台關係的重心很可能擺在強化對美軍購,以迎合川普的口味。儘管如此,相信美國也會小心保持平衡。雖然美國未來可能會賣更多武器給台灣,但一些可能打破台海戰略格局的武器應該不會賣,在這方面美國應會注意,不希望因此得罪大陸。

  另一方面,涉及到川普整個外交戰略的風格。此次川普亞洲行拋出“印太”(Indo-Pacific)的概念,似乎要搞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連動,戰略格局之宏偉還超越了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亞太再平衡”。但如拋卻紙上談兵,探究川普真實的戰略意圖,反而更類似前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戰略收縮”,設法減少自身的軍事負擔,將更多的義務轉嫁給盟友。所以日本會成為美國外交在東亞的重點;進一步發展和印度關係,將是美國外交在南亞的重點。

  這些看在台灣民進黨當局的眼裡,剛好正中下懷。強化和日本的關係本就是民進黨當局對外工作的重點,接觸印度又可以為“新南向政策”添磚加瓦。但其實對民進黨來說,對外工作的主要效果是放在對內選舉的政績宣傳上。民進黨更在乎的是選情,如何“出口轉內銷”;至於對外工作能做出多少成績,則始終不是關注的重點。

  所以綜合而言,台灣要強化美台關係就要滿足美國的經濟利益,增加軍購是終南捷徑;要拓展對外空間,台灣也會跟在美國的外交戰略後面亦步亦趨。雖然未來美台關係不會有太大進展,以往領導人間不小心通了電話的意外不會再上演;但在美國的默許下,民進黨當局強化台日關係,甚至更多接觸印度,有機會為台灣創造更多一點的對外空間。但這些可能的發展對推進兩岸關係而言,卻是雪上加霜的負擔。

  第三,台海形勢更多與國際局勢接軌,台灣問題在中美互動中的重要性下降,但複雜度卻不降反增。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將越來越多地從國際戰略格局中看待兩岸關係,這很明顯地表現在人事任命上。例如劉結一、戴秉國、楊明杰等人以往都是精明幹練的外交官與國際局勢的操盤手和研究者,現在紛紛轉到國台辦和涉台智庫(全國台灣研究會、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任職。由此可見,未來大陸會更多地拿掉兩岸互動的特殊性,將其融入為國際格局的一部分。

  另方面,這次川普訪華,並沒有用大篇幅談台灣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台灣雖是美國大戰略的一環,但由於民進黨上台執政,美國很放心兩岸不會走近,所以在中美關係中相對不用太強調台灣的角色。就美國而言,特別從川普這次出訪亞洲的言行可以觀察到,強化日本和印度的戰略角色會成為川普的外交政策重點。美國有意進行戰略收縮,自然也會淡化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讓台海形勢更多地和國際格局聯動。

  正因為中美雙方不約而同地將台海聯繫到國際,台灣問題的複雜度將因此而增加。但如就此低估北京應對台海局勢的決心和能力,將是不恰當的推論。台灣問題的複雜度增加,是因為會牽涉到更多的國際局勢;但與此同時,台灣問題的性質也可能隨之調整,從以往中美兩個巨人之間的博弈,未來可能將更多利益攸關者(stakeholder)牽扯進來。利益攸關者的增加,也讓北京在應對美國之餘,有了更多張牌可打,增加了更多處理台灣問題的抓手,擴大了可運用的戰略空間。只要北京細緻地應對台海局勢,處理台灣問題的難度就不見得會隨複雜度而增加。

  三、展望

  結合中共十九大報告的涉台內容和川普亞洲行釋出的訊息,可以對新時代兩岸關係的展望提出一點簡單的觀察。兩岸關係檯面下的民間交流積極熱絡,大陸承諾今後將給予在陸台胞更多的照顧,這是有進展而令人欣慰之處。相較之下,檯面上的官方交流因欠缺政治基礎而停頓,大陸方面對台灣的民進黨當局已沒有什麼期望,所以只是明確地劃下政治紅線,升高反“台獨”的聲浪,甚至將解決台灣問題的和平方式從目的降階為手段,這已是相當強力的當頭棒喝了。

  川普亞洲行所釋出的訊息,無疑讓已經低盪的兩岸關係更為雪上加霜。為了投川普之所好以維持美台關係,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會試圖強化對美軍購,並利用美國戰略收縮的契機拓展對外空間,這些作為都將不利於台海穩定。但辯證的來看,就在台灣方面躍躍欲試之際,台海形勢已更多與國際局勢接軌,這也為北京有效掌握台灣問題提供了戰略機遇。

  許多小動作(例如美艦停靠台灣港口、美台軍事高層互訪等)雖然具有話題性,但基本上都無法撼動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大局。民進黨當局與其捨近求遠,寄希望於日本、印度,但終究無法取代大陸對台灣的重要性與影響;還不如正視兩岸關係困境,積極尋求“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所在。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3月號,總第243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