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變局下的兩岸經濟合作形勢、趨勢與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6 00:10:07


 
  (二)“以債轉股”,由債主變金主的合作共贏模式。

  兩岸企業在長期相互投資與合作經營過程中,形成不同程度的債權與債務關係。大陸知名移動視頻企業樂視於2016年出現嚴重財務危機。台灣仁寶公司是樂視公司智能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雙方有投資合作關係,樂視積欠仁寶公司債務(應收帳款)達82.9億元新台幣,樂視巨額虧損事件曾一度讓仁寶公司股價大跌。2017年初,雙方通過協商談判,達成新的戰略合作共識:仁寶“以債作股”方式入股樂視旗下子公司樂視致新公司,交易金額為30.98億元新台幣,仁寶持股2.15%;未來樂視致新股權重組後併入樂視網,並在2019年底之前申請上市⑥。仁寶“以債轉股”的主要目的是著眼未來將積極承接樂視電視盒、電視機、智能手機等業務,實現互利雙贏。

  (三)“外資轉陸資”的經濟合作模式

  兩岸經濟合作,尤其是大陸企業在島內的經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台灣當局嚴格的法律政策制約與影響。於是大陸企業通過併購國際跨國公司及其在台灣島內的分公司,成為一種變相的兩岸經濟合作方式。聯想併購IBM公司PC業務後率先間接進入台灣島內市場,開創了“外資變陸資”在台間接投資合作的先例。儘管台灣當局對大陸企業投資台灣管制嚴格,進展並不順利,但大陸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與持續擴大的海外併購浪潮,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台分公司因大陸企業併購變成陸資企業,一些大陸企業將此一模式作為進軍台灣市場的重要途徑。“智亞半導體模式”是典型代表。2017年初,大陸企業收購外商在台的智亞半導體公司,結果在台外企變成陸企即外資轉陸資,獲得台當局認可,也計入台灣當局統計的大陸對台投資項目,導致1-2月大陸企業對台投資金額增長2倍之多。預計未來這一合作模式會越來越多。

  (四)“台資轉外資”海外間接合作模式,也稱“美律模式”。

  大陸企業投資入股台灣企業,實現合作,本身是一個好的路徑選擇,但受到台灣當局政策的嚴格限制。兩岸企業為了共同的利益與發展,乃採取另類變通方式。2016年,大陸立訊精密公司決定投資37.8億元新台幣入股台灣電聲元件龍頭企業美律公司(投資後持股25.4%),實現合作,但台灣當局反對這一投資併購案。於是,台灣美律公司選擇在境外(包括香港)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成為變相的外資企業,然後與合作對象大陸企業實現投資與交叉持股合作,以突破台灣方面的政策限制。2017年2月,台灣美律通過香港子公司與立訊子公司東莞立訊簽訂合資協議,將旗下美律電子(上海)以及美律電子(惠州)兩家公司分別出售給東莞立訊,並分別取得51%的股權,在境外實現投資合作。

  (五)“顧問代理”商業營運合作模式

  主要是大陸企業與台灣企業在島內合作為突破台灣當局政策法規限制所創立出的一種合作模式。為開拓台灣市場,2015年11月,大陸知名OTT業者愛奇藝設立“台灣站”,但台灣當局不允許設立分公司。2017年4月20日,愛奇藝宣佈,將以“顧問身份”,與台灣代理商歐銻銻娛樂公司進行製作合作,開發台灣原創內容產品。其目標有三:一是建構兩岸影視交流平台;二是為扶持網絡原創影音內容的創作,愛奇藝台灣站將於2017年4月啟動“愛奇藝號”自媒體業務,打造影視平台服務,從事人才培訓及提供平台資源;三是與歐銻銻娛樂共同打造符合台灣特色的原創內容產品⑦。這是在市場導向下的一種新的兩岸商業合作模式。

  “大陸機遇”導向下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選擇

  在兩岸關係發展出現重大變化與台灣當局兩岸經貿政策趨於消極的背景下,兩岸經濟合作轉為以大陸為主要合作場域及以“大陸機遇”為導向的兩岸經濟合作態勢。

  (一)大陸“區域發展導向型”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

  蔡英文當局上台後放棄馬英九執政時規劃、有意與大陸自貿區對接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建設,又失去原本最期待的參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機會,台灣對外區域經濟合作嚴重受挫,於是台資企業轉向參與大陸主導的區域經濟合作,將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方式。其中,台灣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或地區經濟建設,將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選擇。台灣當局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態度消極,比較排斥,而且在新的兩岸政治形勢下兩岸已無法實現兩岸“一帶一路”合作,但大陸歡迎台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合作,而且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台商赴“一帶一路”境內地區考察。台灣企業界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態度積極,參與願望強烈。據報道,台企聯計畫集資1500億元人民幣,選擇大陸多個地點佈局“一帶一路”建設。其中西南地區成為台商佈局“一帶一路”的重要選擇。台企聯會長王屏生有意到雲南瑞麗口岸與廣西東興口岸等地投資。兩岸企業界與學界廣泛討論台商參與“一帶一路”的方式與途徑。在互聯互通與能源基礎設施為主的“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中,台灣企業要找好角色定位頗為重要,儘管不大可能扮演主導或龍頭性角色,但可以發揮台灣企業提供產品、技術與服務等優勢,扮演在“一帶一路”區域合作中“你無我有”與“你有我優”的角色。

  (二)大陸“園區建設導向型”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

  大陸在經濟發展與經濟建設過程中,不斷推出不同性質與不同開放程度的園區規劃與建設,從而不斷為兩岸經濟合作開闢新渠道。

  一是參與大陸自貿區的投資與合作。大陸已先後設立了七個自貿區,提供更多特殊優惠政策,尤其是福建自貿區還有專門的涉台開放內容,台商也積極佈局,將成為未來兩岸園區經濟合作的重要選擇。二是國家級新區合作,到目前包括雄安新區在內總計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這些新區投資均是對外開放的,也積極鼓勵與吸引台商投資合作。三是其他地方重要經濟開發區與產業園區。四是大陸不同類型的兩岸產業園、科技園與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等區域發展。

  (三)大陸“產業政策導向型”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

  海峽兩岸均有不同的產業政策規劃與重點產業發展設計⑧,這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重大利基與條件,但因兩岸關係出現重大變化,台灣方面已放棄兩岸產業合作政策,於是當前與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一個主要途徑是著眼大陸主導的產業規劃與產業佈局。包括“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模綱要”、《雲計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大陸每一項國家重大產業或經濟政策方案或規劃的出台,都預示著政府政策的導向、傾斜與支持,會帶來龐大的政策市場商機。台商非常關注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善於抓住中央經濟政策導向所帶來的商機,將為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生產巨大的政策動因,不斷推進兩岸產業與經濟合作,也是未來合作的重要方向。

  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政策導向,為兩岸產業與經濟合作開闢了巨大空間,也提供龐大商機。現階段與未來最值得關注與頗具潛力的產業合作主要包括了面板、半導體、機器人、AI(人工智能)、循環經濟、跨境電子商務、醫療、健康、養老等產業。當然,任何一個行業與領域,只要有條件與利基,都是兩岸產業合作的目標,只要掌握關鍵技術與核心競爭力,都會找到合作的利基。

  (四)大陸“市場規模導向”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

  兩岸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或市場誘因是大陸龐大的人口與市場規模。大陸有人口13億人,GDP總量超過10萬億人民幣,年進口量接近2萬億美元,這種人口與市場規模成為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尤其是台灣企業開拓大陸市場的重要動力源。台灣企業在不同領域的專業志長、技術產品與銷售渠道是與大陸經濟合作的重要資產。就不同行業與產業觀察,大陸龐大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強化了兩岸產業與企業合作。如一年全球19億支智慧型手機市場,大陸佔了近30%;2017年大陸的液晶電視銷售量近6000萬台,佔全球市場的30%;大陸記憶體消費量佔全球的50%。依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2015年,全球電商規模超過2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電商規模近2萬億美元,其中B2C市場為6170億美元,居全球之首⑨。目前大陸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⑩,發展前景廣闊。台商要充分通過自己的優勢與大陸開展合作,積極參與與開拓大陸的市場,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五)大陸“地方政府導向型”的兩岸經濟合作路徑

  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兩岸公權力的經濟合作無法持續,兩岸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也日益困難,但仍以促進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陸地方政府仍然致力於與台灣企業的投資合作,尤其是鼓勵先進、創新、綠色產業項目合作。台商在看好大陸市場潛力的同時,也希望爭取到更為優惠的地方政策待遇。在這種背景下,大陸地方政府主導的兩岸經濟合作有所發展與突破,其中有近兩年來三個重要案例:

  一是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台積電與南京市政府合作興建台半導體產業園。2015年底,宣佈在南京投資半導體廠,第一期投資30億美元,2016年初動工興建,標誌著世界最大晶圓代工企業全面佈局大陸市場。

  二是台灣宏達電集團與深圳市政府的新興產業合作。2017年3月雙方成立國際虛擬實境研究院(IVRI),雙方將共同在“虛擬實境”相關設備、技術、行業應用、大數據等領域開展合作,希望帶動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以研究院為核心,在深圳構建良性循環發展的虛擬實境生態系統⑪。以智能手機起家、開始大力發展VR產業的台灣宏達電公司,看好大陸市場,與大陸不同領域的企業開展更大範圍的合作。2017年3月,宏達電與華納影業公司達成策略夥伴關係,獨家成為知名導演史蒂芬斯皮柏新作“一級玩家”所有虛擬實境(VR)的內容製作,以及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的獨家虛擬實境合作夥伴。另外,宏達電與國美簽訂合作協議,將成為國美虛擬實境電影院技術合作夥伴,為國美2017年在大陸首批一百家虛擬實境電影院提供支援。

  三是鴻海集團與廣州市政府合作建設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2017年3月,鴻海集團宣佈在廣州興建以10.5代顯示器為核心的全生態產業園,佔地面積達1.5平方公里,投資金額達610億元人民幣,預計月能產9萬片,預計年產能達920億元人民幣⑫。據報道,這一龐大顯示器產業生態園區帶來包括亞翔、漢唐等上百家供應鏈企業,鴻海下屬企業就有京鼎、天鈺、榮創、群創、陽程等以及國際大廠思科、康寧等參與。另外,2017年4月,台灣隆達公司與安徽滁州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在當地投資興建蘇滁現代產業園,佔地12萬平方米,以LED晶片、封裝等產品為主,預計2019年量產。這一經濟合作模式或路徑是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一種切實可行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