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多斷交”的台灣社交媒體輿情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7-27 17:42:29


圖3:台灣社交媒體用戶對“台多斷交”事件的情緒分佈
圖4:台灣社交媒體用戶對蔡英文回應“台多斷交”言論之態度分佈
 
  2、主頁分佈特徵

  在輿情觀察期內,關於“台多斷交”聲量和關注度佔比最高的是媒體類主頁,其次是以政治人物為主體的公眾人物類主頁。進一步分析發現,公眾人物言論中最受關注、也引發最大規模討論的竟然不是藍綠政治人物,而是已歸化為“中華民國國民”的土耳其裔藝人吳鳳針對該事件的評論,他所發表的貼文,獲得超過24萬網民點讚,分享3萬5千次,湧入留言5千餘條,多家台灣主流媒體轉載引述,出人意料地讓這樣一位藝人造就了該議題的最熱輿情焦點。此外,蔡英文對該事件的回應也獲得較多關注。

  泛藍背景主頁的聲量、關注度均佔比最多,特別是關注度接近五成,這說明處於在野地位的泛藍主頁及網民借“斷交事件”猛打蔡當局對外政策,對民進黨展開全面批判;相比之下,泛綠主頁大多低調處理,一邊唱著“抗議中國打壓”的老調,一邊通過責怪多明尼加“忘恩負義”來轉移自身責任,為綠營辯護的網民遠不如指責綠營的泛藍網民積極,甚至不少綠營網民也對蔡當局發表嚴厲批判。

  三、觀點分析

  1、網民情緒與態度分佈

  5月1日中多建交、“台多斷交”後,相關信息就立刻出現在台灣社交媒體主頁。針對該事件本身,台灣社交媒體用戶(網民)通過點讚表達了看到該消息後第一時間的情緒。

  首先,在各立場網民中,帶有戲謔心理的“嘲笑”獲得了最多比例,這說明大部分網民對“台多斷交”表面上一笑了之,並沒有嚴肅對待,但實際上體現出來耐人尋味的複雜心態。這種心態體現為三點:第一,覺得與小國“斷交”跟自己無關,也不會實質影響台灣社會;第二,認為台灣通過砸錢苦苦與這些不知名的小國“維持邦交”本身就是很荒謬的事情,“斷了才好”;第三,譏諷民進黨執政前淨說大話要搞“踏實外交”,執政後已經丟掉三個“邦交國”,暴露出民進黨的無能與“詐騙”。

  圖3:台灣社交媒體用戶對“台多斷交”事件的情緒分佈

  其次,和藍綠網民相比,負面情緒(包含“沮喪”與“憤怒”)在非藍非綠的中間立場網民中佔比最高。這說明對於平時不太關心政治議題、或沒有特定立場的網民來說,“台多斷交”事件仍然觸動了他們的負面情緒。此類心態細分為以下三種:第一是對民進黨、蔡當局的高度不滿,認為其搞“金錢外交”得不償失;第二是對台灣又丟失一個“友邦”感到沮喪,覺得多米尼加忘恩負義、真心換絕情;第三是指責大陸以大欺小,口惠而實不至,多米尼加等國遲早要吃虧。

  再次,“喜歡”這一正面情緒在各類主頁社交媒體用戶中佔比均不超過5%,但對於不同立場的網民來說,雖然情緒一致,但背後的邏輯卻完全不同。對於藍營網民來說,更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對於少數綠營網民來說,他們荒謬而天真地認為“斷交”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台灣”,只有“中華民國”邦交國歸零後,台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不過這種荒謬邏輯遭到不少網民的恥笑和駁斥,社交媒體上幾乎沒有市場。

  “台多斷交”後,蔡英文個人主頁發文回應,除了抗議“北京當局打壓”外,再次稱呼大陸為“中國”,并呼籲朝野“一致對外”。蔡英文的這一網絡貼文一經發出,湧入大量網民評論,藍綠媒體主頁也紛紛轉載。如圖4所示,在通過點讚表態的全部台灣社交媒體用戶中,態度為負面的比例佔最多,接近50%,態度為中性的超過40%,態度為正面的比例僅有2%。

  圖4:台灣社交媒體用戶對蔡英文回應“台多斷交”言論之態度分佈

  藍營立場網民對蔡英文負面觀感最多,中間立場次之,綠營立場網民負面觀感最少,只有不到30%。與此同時,綠營網民對蔡英文言論的正面態度佔比在各立場中佔比最多,但“台多斷交”事件讓綠營網民對蔡英文不滿意者多於滿意者。可見,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當局的回應不僅沒有達到“一致對外”的預期,反而讓自身遭受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輿論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