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侃如:美中嚴重缺乏長遠互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14:12:01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美國中國當代政治問題專家李侃如稱,美國奧巴馬政府充分體認世界格局之變,視中國為解決各大全球課題的主要夥伴,給予中國國際地位的尊重是前朝未見,但中國對美國這種態度背後的用心猜疑重重,認為更大的目的是遏制中國發展與崛起,這反映了美中兩國近30年交往中最失敗之處:兩國嚴重缺乏長遠互信。

  李侃如昨天接受聯合早報專訪,談到美中關係現狀時說,兩國當前建立了廣泛、相對成熟、整體堅固、互相依賴的關係,美國內閣中幾乎所有部門每周都會和中方相關部門打交道,雙方都熟悉彼此對有關事務的看法、處理和負責人。

  而由於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兩國現在要聯手處理的議程、課題,也非常國際化和不容易解決——氣候變化、防止核擴散等——這是巨大的變化,雙方需要增進相互了解,也增加了處理的難度。

  但李侃如認為,使問題處理難上加難的,還是美中關係中最失敗之處:近30年打了這麼多交道,雙方都無法信任對方,一直在探討對方是否有什麼陰謀,這導致兩國很難願意承擔風險,把長遠合作推進一步。

  以氣候變化課題為例,李侃如說,奧巴馬總統表示希望和中國合作,因為中國比較均衡的發展與崛起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中國卻認為,這只是美國設下的陷阱,要中國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以便美國可以逃避這些責任,也從中限制中國經濟的增長。因此,雙方在這方面的合作,障礙重重。

  他承認,美國也不乏以各種“陰謀論”來猜度中國言行的政治人物。

  他說,自己“比較年輕”時,曾認為只要通過設立“第二軌道”對話,推進更多的政治高層、商界與民間交流交往,美中便可以慢慢建立起互信:“但坦白說,這些事情我們現在都已經做了,雙方依然缺乏互信。”

  他覺得,以國土面積來看,美國、中國都屬於大陸型國家,這類國家比較“內視”,往往耽於關注本土政治與國內事物,對外界觀感不夠敏感。此外,歷史的因素也扮演了角色:“經過30年改革開放,在我看來,中共已經只是保留了共產黨的名字而沒有保留共產黨的實質,不過,一般美國民眾恐怕還是很難相信一個叫作‘共產黨’的政黨。”

  李侃如開玩笑說:“如果中共改名叫‘中國社會民主黨’,或美國改名叫‘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情況也許會變得比較容易吧?”

  他說,美國現在希望中國能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吃重的角色,中國則認為自己尚未準備好扮演這樣的角色,希望能繼續專注於自身的發展,更進而懷疑美國是要用國際事務綁住中國前進的腳步,這是雙方矛盾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