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學者發布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觀測綜合數據集
http://www.CRNTT.com   2021-10-18 15:33:13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據新華網報道,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趙林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合藏北高原冰凍圈特殊環境與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期首次公開發布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近20年的定位觀測綜合數據集,並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變化的基本特征。

  趙林介紹,多年凍土是指埋藏在地表下特定深度、長期保持凍結狀態的岩土層。位於該土層之上、夏季被融化而冬季又被凍結的土層被稱為活動層。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分布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是全球中低緯度地區多年凍土分布最廣泛的地區。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交通極不便利,數據獲取難度大,導致青藏高原成為全球地球科學類數據最匱乏地區之一,而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的多年凍土區系統數據更加稀缺。

  趙林團隊長期致力於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調查和觀測研究,取得了大量寶貴的資料。自2015年以來,研究團隊先後發布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分布、溫度等數據。此次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團隊完善了數據集。數據集不僅包括多年凍土溫度、厚度、土壤有機碳等定位觀測數據,還包括相關氣象觀測數據。

  研究團隊的數據顯示,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發生了顯著退化,表現為地溫升高、活動層厚度增大、多年凍土層厚度變薄、長期被埋藏的地下冰緩慢融化。自2002年以來,10米至20米深度的凍土層地溫以每10年0.02℃至0.78℃的速度升高。觀測到的活動層最大增厚速度為每年3.9厘米,最小增厚速度為每年0.8厘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