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哈密成新疆烽燧最豐富地區
http://www.CRNTT.com   2023-03-26 14:44:00


 
   張坤還對巴裡坤境內土坯壘砌的烽燧後期維修、加固進行了詳細考察。他發現,一般都是擴大原烽燧的基礎,在原烽燧外圍用加築。其中一座用原木搭建木框,原木採用凹槽相互咬合,咬合後打洞插入木楔,然後在原烽燧上垂直插入一端削尖的原木充當栣木,使新舊烽體能更好地結合。最後採用土坯逐層壘砌,並夾雜有紅柳枝、芨芨草層。由於是二次修築,新舊烽體的結合無法達到非常緊密,因此晚期烽體剝落坍塌比較嚴重。

   對於哈密烽燧的附屬設施,張坤提出了不同見解。在哈密烽燧附近經常發現成組分布的土堆石堆,一般三個一組(偶見四個一組),成排分布。因為大部分僅剩基礎,故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認定為守燧士兵居住的衛所。張坤結合內蒙古以及甘肅平涼、敦煌等地的烽燧遺址,以及相關文字記載,推斷垮塌的土堆石堆是原來的煙墩(附燧)。

   “哈密的烽燧遺址保存較好,路線清晰,規模宏大,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張坤表示,哈密烽燧對研究唐代西域軍事制度、還原不同時期絲綢之路路線都具有重要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