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稱能擊落U2國家屈指可數 中國戰績最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8 08:32:35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新華網發表《陳虎點兵》專稿文章稱,最近一段時間,先是有傳言說中國航母平台即將正式服役,接著又有消息說中國連續射了新型的遠程戰略導彈。這些消息引起了軍迷和網友高度的關注。但對我個人來說,一個很少被人注意到的消息引起了我的關注,那就是關於今年空軍招飛工作的消息。

  今年空軍的招飛工作已經結束,有八十七名清華、北大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學生,步入了中國空軍的行列。今年,從高中應屆畢業生招收為飛行員的這些學生,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的占到了70%,比往年的這個比例幾乎是翻了一番。這讓我想到此前,空軍的一個說法,那就是“要三代機,更要三代人”。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說法?講的是三代機剛剛進入人民空軍作戰序列的時候,很多裝備三代機的部隊發現了一個問題。假說三代機入役了,可以加入訓練和模擬作戰當中,卻出現了“用的是三代機裝備,打得是二代機的戰術”的一個現象。針對這個現象,當時很多的空軍部隊提出來,“要三代機,更要三代人”。

  這個說法恰恰體現軍隊建設當中武器裝備和人的關係。實際上,構成軍隊戰鬥力的因素,無非是物與人。而在這個兩者之間呢,應該是要建立一種協調或者平衡的關係。某種程度上,人的因素,絲毫不低於武器裝備的因素。講到戰鬥力形成的過程,大家經常說到的一句話就是:人員的素質應該與武器裝備的發展同步進行。甚至說,應該是走在武器裝備研發的前頭。

  講到這樣一個話題,我想到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在二戰之前,當時的德國受到國際條約的限制,還沒法大批地裝備各種坦克和裝甲車輛。這個時候,德軍的著名將領古德里安在訓練部隊的過程中,用卡車模擬坦克,研究出所謂“裝甲閃擊戰”的戰法,而且把這個戰法的訓練,貫徹到了部隊的日常的訓練當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