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買房還需看清大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7-07 08:45:50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每年年中是房企業績搶收的關鍵節點,每家企業都希望把中期業績打扮得漂亮些。最近,房企促銷推出了不少招——“你的房子值多少斤大蒜、小麥或者西瓜?”這邊農作物換房的廣告吸睛,那邊買房送土豬還包屠宰的魔幻操作登場。

  促銷背後折射出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膠著狀態。賣房者拼盡全力售賣,購房者信心仍在修復。購房者考慮更多的無非是買了房子房價會不會降,房子能不能保值增值,會不會買到爛尾樓。然而房地產市場瞬息萬變,誰又能保證買了房子以後房價不跌,一定買在最低點呢?

  到底買不買房,需要看清大勢。我國房地產市場歷經20餘年飛速發展,已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變為如今的供需總體基本平衡。截至2021年底,城鎮化率已達64.72%。房地產市場總體進入平穩發展軌道,房價也隨之告別過快上漲區間。隨著人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房地產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還會有很多人新購住房和置換住房。不同的城市市場差異很大,人口和產業是未來對當地房價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人口淨流入並且有良好產業發展基礎與前景的城市,便會對房地產市場有較好支撐,反之亦然。

  因此,比較理性的購房思路是,既要順勢而為,更應考慮實際需要。如果確屬剛需或者有改善的客觀意願,且手頭資金足夠支付首付,月收入能夠滿足銀行貸款的要求,方可考慮購房。應盡量避免超出自己實際支付能力過多的購房行為,以及投機購房。房產始終有資本屬性並不假,對於很多家庭而言,住房是最大的資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在住房日益回歸居住屬性的當下,有必要警惕購房可能帶來的風險。

  現實情況中,一旦房價出現下跌,或者購房者償還銀行貸款能力出現重大變化,都有可能給整個家庭帶來負面影響。隨著“房住不炒”定位逐步深入人心以及市場形勢的變化,通過炒房獲利的情況正在減少。有統計表明,近一兩年來,投資投機性購房者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

  在住房的選擇上,更須根據家庭需求進行長遠考慮。有人曾總結,買房子主要看什麼?地段、地段、還是地段。這想法雖顯偏執,但好地段的確能帶來生活的便利,也足見位置對房產價值的重要支撐作用。媒體曾報導,今年疫情平穩之後,上海出現了一波購置改善性住房的行情,三居、四居住房走俏。經歷一段時間的居家生活,人們更加感受到較為寬敞的居住空間和良好的居住舒適度對於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性。最近踩踩新樓盤也不難發現,原來同樣面積做成三居的商品住房產品,如今很多做成了四居。隨著“三胎”生育政策放開,房間數量更多的住房可能會更實用。買房有時還要考慮置換的問題,比如不久的將來一居可能換兩居或者三居,就要考慮一居將來是不是好出手。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學區房,受教育政策變化影響較大,而且有的學區房年代比較久遠,等幾年後再出售時可能銀行不再支持貸款或者貸款額度明顯降低,能夠接盤的人群有限,購買前尤需仔細掂量。

  商品房預售制之下,購買新房需要等待一定時間才能交房。為了避免買到爛尾樓,購房者應首選經營較為穩健的開發商品牌。應該看到,在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壓力正在逐步緩解。各地還須進一步加大對房企風險化解力度,優化預售監管資金提取條件,促進企業資金良性循環,切實“保交樓”,保障廣大購房者合法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