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將迎來新一輪結構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09:17:09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2月7日報道《軍事重組:習及平自上而下改革的驅動力和前景》,摘要如下:

  為更好地適應中國新的經濟形勢、新的軍事任務和現代化戰爭的趨勢,中國領導人提出了重組人民解放軍和國防部門的要求。

  ,在這一要求公布的同時,還有其他跡象表明,中國政府正在尋求集中力量實施經濟、政府和軍事的大規模重組。推行重大政策變化傳統方法的局限性和重組必須經歷的艱巨性,可能強化對一種更加集中的改革方法的需求。最大的障礙可能來自於強大利益集團的抵制,因為習近平集中權力的做法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這可能是人民解放軍要去避免的挑戰。

  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宣布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此次公布的軍隊體制編制改革與以往的此類改革有著許多共同點。大規模整編行動的間隔從6年到12年不等,而最近一次整編發生在10年前。中國媒體報道的後毛澤東時期的人民解放軍結構改革主要有三次:

  1985年,人民解放軍裁軍100萬人,這一時期的改革重點主要是削減軍隊規模,提高地面部隊的戰鬥力。人民解放軍把11個大軍區合併為7個,降低了官兵比例,組建了集團軍。 

  1997年,人民解放軍裁軍50萬人。在這一時期,人民解放軍開始轉變為一支更加精幹的部隊,並且提高了武器和裝備的質量與性能。同時,人民解放軍調整編組,增強軍兵種力量,1998年成立了總裝備部,並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管轄下實行四總部體制。

  2003年,軍隊裁員20萬人。這一時期的整編重點是優化與升級部隊的技術和聯合作戰能力。人民解放軍優化了軍兵種規模結構,提高了專業化和高新技術部隊的比例。這一時期還逐漸引入了聯合作戰指揮制度與體系。

  以往的大規模整編具有一些共同點。每次整編的特點是在各級試驗基礎上採取增量的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