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日輿論戰 中國外交應學到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09:45:12


 
  顧名思義,外交離不開與各方的溝通交流。在中國前任駐法大使吳建民看來,想要給對方什麼樣的信息,如何發出,為此要做哪些鋪墊,如何使對方容易接受,都需要在交流前深思熟慮。外交官應學會尋找有價值的信息,用對方聽得懂、能夠打動人心的方式傳遞出去。據此觀照,這場輿論戰中,無論傳播渠道還是言說方式,中國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

  駐外大使選擇的媒體,往往在當地、全國甚至國際有相當的影響力。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發聲”的《每日電訊報》創立於1885年,是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駐美大使崔天凱投稿和接受採訪的《華盛頓郵報》、美國公共電視網,分別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最大最老的報紙、“艾米獎”的常客。闡述觀點時,駐外大使普遍引用所在國的典故、歷史:除了出自小說《哈利•波特》的比喻“伏地魔”,駐法大使翟雋將安倍拜鬼形容為“如同有人在希特勒墓前獻花”,崔天凱提及靖國神社供奉的甲級戰犯“包括偷襲珍珠港和太平洋戰爭的發動者”。媒體的知名度是決定覆蓋面的重要因素,“接地氣”的表述更易於為當地民眾所接受,二者雙管齊下,“擴音”作用可想而知。

  再次,是多方聯手、全面應對,增強延續性。

  在駐外大使“反擊”同時,1月16日,中國外交部邀請了來自6個國家的38名外媒常駐記者參觀位於遼寧沈陽的“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那裡不僅囚禁過多個國家的數千名盟軍戰俘,還是日軍開發細菌武器、用盟軍戰俘做試驗的場所。1月19日,韓國抗日義士安重根紀念館在中國黑龍江哈爾濱火車站開館。

  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許多國家雖未必了解中日紛爭的來龍去脈,但經歷過炮火紛飛的“二戰”或外敵入侵,通過喚起歷史記憶使之感同身受,不失為爭取國際援助、壯大力量的有效途徑。因為出於共同需求而結成的聯盟,效果往往勝過單打獨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