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人不願再活在霧霾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7 11:23:55


 
  中國能否在扭轉墜入環境深淵命運的同時,仍保持不錯的增長速度?理論上應該是可能的,因為與富國相比,中國的單位產量製造的污染要大得多。中國的環保標准在理論上是不低的,但在現實中非常糟糕。許多污染者可以放心大膽地毀壞環境。政府只需要拿出習近平現在反腐的一半力度來打擊它們。

  計劃經濟理論上有一個優點,就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可以理性行動。只要中國政府願意,有朝一日它可以強迫社會大規模改開電動車,出台嚴厲的能效監管法規,推行低碳的能源結構。在現實中,各級政府根據自己的利益行動。就像市場經濟中的情況一樣,如果污染的成本是無形的,沒有人願意改變他們的行為。正如韓國經濟學家張夏准(Ha-Joon Chang)所言:“人們之所以‘過度製造’污染,是因為他們沒有為處理污染的成本埋單。”

  一種解決方法是將污染納入考量之中。國務院參事牛文元率先提倡採用將能效、健康和環境質量等因素納入考慮的綠色GDP衡量指標。“我們不應該崇拜GDP,”他在一次訪談中說。今年,上海成為首個摒棄GDP目標的大城市,表示將採用新的體系多方面綜合衡量經濟發展。中共也承諾不再僅靠單純的GDP指標考核地方領導幹部。

  當然,這個辦法有一些權宜之計的意味。如果經濟反正都在放緩,利用它辦件好事或許是明智之舉。然而其中的思路是正確的。如果能夠保持下去,那位山西小女孩或許還能看到星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