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沒有偷走美國人的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1-29 11:04:21


資料圖:在美國艾奧瓦州大西洋鎮,聯合收割機在當地農場裡收割玉米。(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近日接受馬薩諸塞州港務局和北美國際碼頭工人協會頒贈的致謝銘牌和紀念夾克。這是因為中遠集團在2002年開通從中國到波士頓的直通航綫。接下來的20年裡,這不僅保住9000個工作崗位,還創造出40萬個就業崗位,贏得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贊譽。

  “今日俄羅斯”網站1月26日載文《中國沒有偷走美國人的工作,只是在波士頓創造40萬個就業崗位》,文章說,是的,你沒看錯。中國幫助美國創造數十萬就業崗位——這是個完美例證,顯示若中美專注於雙贏合作會產生什麼效果。但你無法在美國主流媒體上看到這個消息,因為它被完全忽略了。

  就像美國對華投資去年創下新高,去年中美之間貿易增長原本可能意味著中國對美開展新投資。中美兩國可以成為合作夥伴,以創新方式重振美國經濟與勞動力(市場),而非西方主流媒體描述的那種“對手”。

  我們長期以來聽到的傳統觀點——中國偷走美國人的工作——需被深入剖析。這是幫助特朗普上台的核心理由,又被拜登吸收。該觀點的支持者聲稱,正是中國與那些“卑鄙”企業的勾結偷走美國工人的生計,引發美國社會問題。但此種說法不但忽視了這是全世界和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根本性經濟挑戰,還催生出不必要的敵意,并對中國能幫助美國人創造就業的現實視若無睹。

  事實上,這是經濟創新的自然結果,與任何單一參與方無關——無論是中國還是“盜竊美國就業”的美企。在經濟學中這被稱為結構性失業,主要與重大技術突破有關。不妨想想那些被汽車淘汰的馬車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