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政治歷史文獻、台灣政治生態暨國家統一的三大樣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7-04 11:28:56


國家統一的戰略進程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狀態。
  中評社╱題:兩岸政治歷史文獻、台灣政治生態暨國家統一的三大樣式 作者:黃閩(北京),原法律出版社社長、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

  【摘要】政治歷史文獻,是政黨、政府解决重大政治問題的政策宣示書,記載了重要歷史節點的時局,提出解决重大歷史問題的政策主張。兩岸政治歷史文獻的政治分量在於:政治力量的鬥争博弈和政治關係的演變,可以檢視政治歷史文獻的政策效能,成爲政黨、政府制定新的政策策略的鏡鑒,同時,也是追討相關政治組織、政治人物歷史責任的歷史鏡鑒。

  台灣的政治生態是兩岸政治關係的映象和表徵,呈現出不同政治力量鬥争博弈的情勢,分離分裂意識,成爲台灣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的基本面。推動國家統一的主導方在大陸,兩岸政治關係的性質,决定國家統一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一是和平狀態下的民主政治協商,二是對抗狀態下的政治談判,三是敵對狀態下的政治安排。

  一、開啓重要的歷史機遇之窗

  在大陸有關台灣問題的若干政治歷史文獻中,197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是一份堪稱劃時代的政治歷史文獻。

  2019年元月,又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又一份關於兩岸關係的重要的政治歷史文獻,帶着大陸執政黨、政府滿滿的誠意和善意問世。習近平2019年1月2號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在兩岸和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的關注。時間又過去三年多了,重讀習總書記的講話,仍能觸感到大陸方面爲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大業所傾注的政治情懷、所展現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擔當。這是兩岸關係史上,國家統一偉大事業進程中應當載入史册的政治歷史文獻。講話中的重要觀點、重要論述、重要承諾、重大倡議,爲書寫兩岸關係新篇章開啓了重要的歷史機遇之窗。

  小結:政治歷史文獻的時代開創性和約束性,爲擘劃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進路指明了方向。197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首次展現了大陸和平統一的政治意願;2019年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爲國家和平統一開啓的機遇之窗。作爲提出政治邀約的大陸一方,講話同樣“關照”了兩岸關係的另一當事方——台灣當局。歷史的機遇之窗不可能永久開啓,故講話也是追究台灣當局政治人物歷史責任的政治鏡鑒。

  二、一份重要政治歷史文獻的政治意涵

  重温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其核心内容是“五項原則”,也是五項倡議。其中第二項“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倡議極爲重要。

  (一)兩岸關係分歧,源於兩岸的政治分歧。習近平講話中,把兩岸關係的非正常狀態表述爲:“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對立”。兩岸的政治對立,源於兩岸的政治分歧,或者説,政治分歧,是兩岸政治對立的總根子。兩岸的政治分歧已經存續70年,所謂政治分歧,主要是與台灣兩大政黨的分歧,消除政治分歧,取决於政黨的政治屬性,需要執政黨的政治意願,更需要政治領袖的引領。但現階段,無論是曾經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還是正在執政的民進黨,想要消除政治分歧是困難的。

  (二)一份誠摯的政治邀約。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况,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内容極爲豐富,其中最具創意的是,希望台灣方面能够與大陸相向而行,探索“兩制”的台灣方案。大陸所體現的政治誠意是,不給台灣方面設限,也讓台灣各界感受到大陸的誠意,瞭解和傾聽台灣各界的聲音,積極參與到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之中。事實上,習近平的政治倡議,民進黨沉寂了兩個月之後表態,也表明了民進黨不敢輕怠而是竭力應對;雖被民進黨當局壓制,還是在台灣輿論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爲民族大義計,窮盡各種可能促進國家和平統一,是向兩岸人民也是向國際社會展現誠意。

  (三)重述“一國兩制”,彰顯大陸的政治誠意和耐心。最爲簡單的邏輯是:“一國一制”是解放台灣,“一國兩制”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必然邏輯就是和平統一,和平統一的必然結果是“一國兩制”。儘管“一國兩制”在台灣已被污名化,作爲政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還是以極大的耐心,直白地叙述了:“一國兩制”本來就是爲了照顧台灣現實情况,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福祉。“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况,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指明: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作爲重要的政治歷史文獻,以上論述,没有任何深奥的政治説教,檏素明瞭,直扺人心。

  (四)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的前提條件。“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着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講話”裏的這些文字,最直白説明了以“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前提條件,兩岸關係在敵對對抗之下,並不存在着“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條件。

  小結:機會之窗不會永久開啓,政治歷史文獻是一份權益清單,也是一份債務清單。

  三、在台灣,被終止的《國家統一綱領》

  作爲兩岸關係重要的政治歷史文獻而論,台灣當局於1991年2月23日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當屬其一。《國家統一綱領》曾是台灣當局有關大陸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並於同年3月14日獲“行政院第2223次會議”通過,民主進步黨和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亦參加了决議過程。由此開啓了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致力於國家統一爲方向的“九二共識”。

  《國家統一綱領》是在蔣經國去世後,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李登輝主持之下訂立的。雖然這是李登輝竊權過程中的政治投機策略之舉,也是緩解大陸推動國家統一壓力的緩兵之計;但是從這份政治歷史文獻的内容看,一是明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二是明確了謀求國家“自由、民主、均富”的最終統一。

  由於陳水扁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民進黨推行台獨分裂的政策,《國統綱領》被實際擱置,失去了最高指導原則的作用,而成爲一紙空文。2006年2月27日由陳水扁宣佈終止適用,同時台灣當局的“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這是台灣民進黨當局策劃的一次重大的台獨事件,也是兩岸關係的重大歷史倒退。

  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馬英九就任台海地區領導人,未能恢復《國統綱領》實施;此後,民進黨兩度執政至今,在台獨意識形態長期宣傳塑造浸潤之下,兩岸關係步入了自1979年以來最爲複雜嚴峻的境地,分離分裂意識主導了台灣的多數民意,台獨分裂勢力的分裂活動猖獗到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小結:歷史倒退的罪責重如山,深似海,如果大陸方面采取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陳水扁及其它參與這一台獨事變的决策者,應當受到嚴厲的審判和刑事追究。

  四、台灣民進黨的政治譜系和政治策略

  (一)民進黨的政治譜系。以鬥争起家的民進黨,爲攫取政治利益,不擇手段,草根性、造反性十足,不按常理出牌,在台灣,不僅碾壓了中國國民黨,也碾壓了其他政黨。在塑造和固化台灣意識形態的基礎上,不僅牢牢把握了台灣意識形態的主導話語權,還蠶食瓦解其他政治力量,迫使他們歸附,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同盟。

  (二)民進黨構建的“單邊主場優勢”。兩岸政治關係的鬥争和博弈,雖然從長遠和結果看,解决台灣問題的時與勢在大陸一邊,但在地理地域和若干細分場域上,如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思想文化、法律領域,民進黨營造了“單邊主場”的優勢,對抗中國大陸的實力不容小覷。民進黨的政治策略和政治操縱短期内是成功和有效的,統一與分裂的力量形成對峙,延滯和阻礙了國家統一的進程。

  以政治領域爲例,在台灣島内,民進黨已經形成了壓倒性的政治優勢,政治上的“緑化”“獨化”,成了台灣社會政治正確的主流氛圍。台灣政治生態趨於固化和惡化,若没有大陸的壓制和干預,台灣任何政治勢力,無法改變民進黨,無法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但衹要大陸没有采取斷然措施,其壓制和干預,又促成了民進黨挑撥兩岸對立、煽動悲情政治策略的發酵,爲其民主包裝下的台獨分裂加持正當性而穩操勝券。

  (三)民進黨的基本政治策略。惡化兩岸關係,而從中謀取政治利益,這是民進黨的基本政治策略。以不斷出手各種惡化兩岸關係的漸進台獨方式,挑釁和刺激大陸,逼迫大陸做出反應式應對,以渲染大陸威脅,扺制兩岸交流,唤起台灣民衆對立情緒,爲其分裂行徑和選舉利益護航,其“抗中保台”的基本政治策略,屢試不爽。國際上,民進黨挾洋自重,倚美謀獨,積極開展所謂的“價值觀外交”,遊説西方政黨議會政府的政客,結成政治同盟,動摇挑釁一個中國的原則。

  (四)政治賭徒民進黨的精算,細説民進黨的政治籌碼。

  不要以爲民進黨當局輕率拒絶大陸的政治邀約,關閉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大門,也不要以爲民進黨讀不懂習近平“講話”的内涵和政治分量,在習總書記“講話”發表兩個月後,民進黨的正式回應,是精心算計的。

  其一,以“中華民國”爲殻的民進黨已經坐牢了台灣的執政地位,兩岸的雙重隔離,海峽天然的地理屏障和意識形態的隔絶,造成大陸的政策文宣效力甚微。台獨課綱頒行20餘年,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操作,洗腦了台灣兩代人,分離和分裂意識,已經形成了台灣的主流意識。民進黨靠選舉取得執政權力,2020年選舉獲817萬選民的支持,台灣民衆以選舉的方式承認了一個具有台獨黨綱、分裂國家的政黨作爲執政黨,民進黨取得了台灣的意識形態主導話語權,獲得所謂政治上的正當性。

  其二,台灣最大的反對黨中國國民黨堅持反共的政治立場,反對“一國兩制”政策主張,實質上是抗拒統一,客觀上成爲民進黨台獨路綫的政治側翼。所謂的泛藍選民,並非完全是統一的政治力量,也很有可能成爲民進黨的政治同盟軍。

  其三,台灣目前仍有14個“邦交國”,在許多國家駐有非官方的經貿代表處,在國際上仍然有一定的話語權。這是台灣所號稱的“國際空間”。

  其四,台灣不弱的區域和經濟實力以及産業實力,以全中國的省(不包括港澳特區)爲單位,台灣人均GDP排名第一,台灣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領域全球領先,一個台積電,可以影響全球的半導體市場。

  其五,台灣經營了70年的軍事力量的存在。軍事裝備部署以防空導彈爲例,台軍自詡密度爲世界第二,還有以海峽爲天然屏障的軍事防禦優勢。

  其六,以美國爲首的“以台制華”的西方勢力的加持。對所謂價值觀外交的西方政治同盟,民進黨的政治策略是高度迎合,全方位配合西方集團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極大地牽制了大陸的統一進程。

  其七,吃定了大陸的誠心和善意,繼續以“中華民國”爲殻,坐實事實台獨,衹要不宣示“台獨建國”,按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邏輯,大陸會繼續隱忍。

  (五)政治賭徒的行事邏輯。所有賭徒的目標都是要贏得賭局,所有的賭徒都是不計後果和忽略風險的。民進黨手中所握的籌碼並不“單薄”,從政治邏輯和常識上看,頑固堅持台獨分裂路綫的民進黨,握有如此“厚重”的籌碼,我們的結論和共識應當是:民進黨現階段没有放棄台獨的可能。

  小結:大陸應以我爲主,集中優勢資源,瓦解民進黨營造的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思想文化、法律領域的“單邊主場”優勢,以具體行動取代文宣,加快做好統一的各種準備,完善各種統一條件,爲具體啓動實質性的統一行動做好各種必要的準備。

  我們要警告台灣民進黨當局,在“莊家”操控下的賭局,所有的賭徒都不是最後的贏者,都活不到最後的終局。即使賭徒表面上一時贏了,但隨著賭場坍塌,民進黨及台灣分裂勢力的結局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