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蔣介石病故前細節披露:將手綁在椅子上會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3 17:07:30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刊文,披露了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年間進入暮年的蔣介石從昏迷到去世的歷史細節。原文摘錄如下: 

  昏迷中的囈語

  一九七二年,車禍之後的蔣介石,身體越來越差。醫官們往他書房跑的次數,也越來越勤,向宋美齡作的病情通報,也越來越嚴重。宋美齡也逐漸認識到,蔣介石的病情實在是不輕了。

  經過醫官的說明,宋美齡决定加强陣容,立即征調“榮總”心髒科主任薑必寧、心髒血管科主任李有柄這兩位當時台灣島內的頂尖心髒科權威,加入到醫官隊伍中來。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午,蔣介石在副官的照應下用午餐。這天,室內特別悶熱,蔣介石吃飯時勉强吃了幾口,便覺胸口堵得慌,連忙向副官招手示意,副官立即在他的座位旁放上一只痰盂。蔣介石一轉臉,“哇”的一聲,將吃下去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

  食物吐出來後,只見蔣介石雙目緊閉,大口喘氣,四肢無力地垂在座位上,臉色泛青泛灰。在場的醫官都知道,這是心髒病突發的症狀。就在醫生和侍從們手忙脚亂之際,宋美齡倒顯得臨危不亂,鎮定自若。她向所有在場人員發出命令:從先生昏迷的這一刻起,你們必須停止一切休假。宋美齡在鎮靜、傷心之餘,內心甚至已做好了蔣介石就此撒手人寰的准備,她連怎樣從陽明山上移靈,都做了預先安排,還指揮工作人員進行了模擬演練。

  七月二十七日,距蔣介石昏迷算起的第五天,全球治療心髒病的頂尖高手餘南庚博士,在宋美齡派出的專人陪同下,從美國飛抵台北。

  八月五日晚六時,蔣介石被從陽明山轉移到台北的“榮民總醫院”。爲防止車身顛簸給蔣介石造成生命危險,救護車開得極慢,十幾公里的路程,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完。

  一九七三年元旦那天,昏睡在病床上長達半年之久的蔣介石,突然睜開了眼睛,除了體力不如病前外,記憶力居然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蔣介石的家人以及身邊的隨從、侍衛、醫生們,均感欣慰。

  宋美齡體貼入微

  對於宋美齡與蔣介石的結合,很多人習慣於把蔣氏夫婦的婚姻,歸爲政治結合,似乎兩大家族純粹是因爲政治鬥爭的需要,才促使二人牽手步入教堂。

  其實,宋美齡與蔣介石還是感情蠻深的。特別是到了晚年,宋美齡本人無子息分心,要論對親人的感情,當然首推蔣介石,正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一位宋美齡的資深隨從回憶她在蔣介石昏迷期間的生活時說:“蔣介石生病那一陣子,宋美齡的生活真的做了很大的轉變,爲了蔣介石,宋美齡曾經作過相當大的犧牲。”這些所謂的“犧牲”,包括宋美齡日常生活作息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和她一向喜歡和官太太交際的習慣。

  爲了讓蔣介石的病早些好起來,宋美齡也陪同住進了“榮民總醫院”六病房,幷一直陪在蔣介石的左右,依蔣介石、宋美齡的身份,此時此刻,雖不用她親自端水送飯擦身子,但也可以問寒問暖,體貼入微,盡到了一位做夫人的責任。對於蔣介石用何種藥,實施何種治療,她都會詳細過問,聽取醫護人員的分析,然後最終由她拍板决定,采取何種措施。

  在病榻上,宋美齡還是决定蔣介石要不要見人,要什麽時候見人的最後授權人,也是士林官邸的全權總管。換言之,蔣介石的病,威脅著宋美齡的權勢,也相對地增長了她的權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