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買不到饃的“治霾”就怕執行走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30 21:40:48


  說到“治霾”,哪裡的市民基本上都是百般樂意,試問誰不想擁有好環境呢。可是,具體到商丘市的這場“治霾”,治到“市內所有其他飯店也全部被通知停業”,以至於廣大市民上街“買不到饃和面條”。如此治霾治到“市民生活受到嚴重幹擾”,廣大市民特別是那些被關停多日的經營者當然“有話要說”,想他們不表示抗議也難。

  如果說,行動上遲緩無力,拿不出像樣“成績單”,且被人甩得老遠,是環境治理的一個極端。那麼,這種不顧市民生活方便與否,還帶著濃濃蠻橫味道的“一刀切”治理,則是環境治理的另一個極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可是做一切事情的大忌。至於“走極端”的治理,市民當然有權利“不答應”。比如多名商丘市民就告訴媒體記者,政府出重拳治理大氣污染他們十分贊成,但對於“一刀切”突然關停飯店的方式難以理解,真是反對之意溢於言表。

  從報道看,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式入駐河南,商丘市共有41名責任人受到追責,成為本次被問責最多的省轄市。在如此高壓的態勢下,商丘方面想“環境立即好起來”的心情確實叫人理解。但是,讓環境好起來需要從長計議,需要運用一個綜合的治理體系,慢不得也急不得,相反,操之過急,就容易重蹈“病急亂投醫”的覆轍。須知道,環境治理說到底還不是為了受益於市民。但一邊幹的事讓市民受益,另一半幹的事卻讓市民受害,如此功過相抵,在市民眼裡治霾自然“也就可有可無”甚至“無視”了。一旦得不到廣大市民的擁護和支持,再好的治理也是徒勞。

  媒體早前已對被稱為“環保欽差”的中央環保督察組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在媒體看來,環保督察并不等於“關閉工廠”,督察組也會把握好政策尺度,處理好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關系,努力實現二者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由此可見,中央環保督察組不會要求地方開展“一刀切”式治理,因為此舉并不是能處理好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好方法。若是這樣,買不到饃的“治霾”就怕又是一次地方的執行走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在全省列倒數第三,多名責任人受到追責,在“等不得”的語境下,商丘方面會不會領會錯意圖,亦或壓根不顧督察組意圖,就火急火燎開展這次“一刀切”式治理呢?

  政府出重拳治理大氣污染是好事,市民自然十分贊成,但倘若治理偏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廣大市民自然也不會買賬。此刻對於商丘的市民來說,他們自然有理由希望這場買不到饃的“治霾”暫且停停,還是各個方面把方法和舉措想成熟了再治吧。(來源:商都網 作者:李強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