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評:星港富貴逼人來 台灣當局需反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8-03-02 00:25:50


 
  就經濟大環境而言,台灣與香港、新加坡近年所面對的挑戰,十分相似,都面對國際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面對大陸的投資磁吸等等。但香港、新加坡經濟近年能屢創佳績,為何台灣卻不能?原因可列出很多,以下二方面相信是十分緊要的。

  其一,星港能抓住中國經濟崛起的機遇,發展壯大自己。香港回歸十年來,經濟歷經風風雨雨,雖然走過金融風暴、沙士疫症後的經濟逆境,但終能把握到中國入世、簽訂CEPA等種種機遇,搭上中國內地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特別是在中央政府的關懷、支持下,以內地為腹地、加速與珠三角融合、落實自由行等,令經濟快速復原、及早重現繁榮。港人對“中國好、香港好”的體會,越來越深。

  新加坡方面,政府近年不斷加強與中國的政治、經貿關係;李光耀多次提出真知灼見,指出新加坡必須借助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才能發展壯大自己。中新貿易額連年增長,政治、經貿關係越來越緊密。

  與此相對照,台灣當局至今仍堅拒兩岸三通,阻撓台商投資大陸,限制大陸資本進入台灣,限制大陸遊客遊台,等等。一系列人為設置的“閉關鎖國”措施,令台灣優勢盡失,日益被邊綠化、競爭力不斷下降,一年不如一年。

  其二,星港全力拚經濟,政府廉潔,利為民謀;台灣則不斷拚“口水”,朝野惡鬥,百姓厭倦。星港兩地政府與社會的可貴之處,很重要的一點是社會較少“政治口水”,全民力拚經濟;同時政府能保持高度廉潔,深獲民眾信任。香港近年雖有政改、雙普選等政治爭拗,但甚少影響、衝擊到經濟層面。在台灣,民進黨政府近年則將全副精力用在“去蔣、正名、公投”等事關統獨的議題之上,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島內不斷虛耗。政府惡搞,經濟衰敗,人民信心喪失,教訓十分深刻。

  星港“富貴逼人來”,台灣已落在後面。令台灣當局更為難堪的是,除了星港外,鄰近的韓國,也已把台灣抛在後面。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2月25日就職時強調,經濟是他身為總統的首要工作。李明博承諾重振南韓的經濟,將努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增加人民收入,兌現“747”競選政見承諾:即要使經濟成長率增為7%,讓全國平均每人所得倍增為4萬美元,並且讓南韓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看著星港政府相繼派錢的“豪情”,看到韓國新總統李明博振興經濟的雄心壯志,台灣執政者應該感到汗顏,更應該反省。少噴“口水”、少搞台獨,多關心一點國計民生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