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孫中山造飛機 首架空軍1號國民黨重製陳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6 16:16:33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造飛機、造飛機…”是耳熟能詳的兒歌,但很少人知道,“中華民國”首架“空軍1號”是出自孫中山。這架“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架轟炸機經過重製,目前陳列在國民黨黨史展覽廳。

  中央社報道,這架名為“樂士文(ROSAMONDE)”雙人座雙翼轟炸機,是孫中山以第二任妻子宋慶齡英文名命名,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指出,ROSAMONDE有玫瑰世界、美好前程的意思,樂士文除代表孫中山對宋慶齡的感情,也讓孫中山實現“造飛機”的夢想。

  邵銘煌說,美國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飛機,孫中山在1910年前往美國時,目睹美國飛行家飛行,立定志向,認為飛機是革命救國利器,以極強行動力,在1912年向美國購入兩架單翼軍用飛機,也著手“造飛機”。

  孫中山日本友人的資助,也顯現孫中山實現飛行夢的堅持。1915年,孫中山赴日,日本友人梅屋庄吉長期傾力資助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在日本京都成立“近江飛行學校”,專門用來培訓革命飛行員。

  樂士文由“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設計,1923年8月6日試飛、8月9日命名,成為中國人自行完成的首架雙座雙翼轟炸機。因為機尾部噴上“1”,邵銘煌說,稱為““空軍一號””也不為過。

  樂士文首次出勤就被用來執行對陳炯明等叛軍轟炸任務,後來被陳炯明派人將它燒毀。

  因應國民黨黨史館展覽廳開幕,邵銘煌認為,若只擺設史料照片不夠具體,腦中浮現媒體曾報導過樂士文的設計圖,突發其想重製樂士文模型。透過關係,找上擁有一架樂士文模型的中國之翼出版社總編輯劉文孝。

  原本想商請劉文孝割愛的邵銘煌無法如願,經過劉文孝介紹,認識專門替空軍官校製作模型的賴姓師傅團隊。賴師傅同意幫忙重製,但來不及在展覽廳開幕前完成,目前展出的即是未上色半成品,待4月孫中山展,樂士文將以成品姿態出現。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