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是二三十歲的年輕階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8 10:18:35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三年前從大邱汽車零件企業退休的郭某(62歲)在外匯危機風波席捲而來的1998年初曾經被解雇。是因為面臨經營困難的公司果斷地進行了結構調整。45歲以上至50多歲的職員是首要對象,而20歲至45歲以下的職員大多留在公司。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雖然郭某在景氣某種程度恢復的翌年9月復職,但是仍然留下了解雇的痛楚。郭某說道:“當時如果公司困難的話,會無條件的解雇上了年紀的職員。” 

  在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尚存的最近,郭某的兒子(29歲)正為沒有找到工作而心煩。從首爾所在大學畢業後,已經是第二年只忙著求職學習。兒子訴苦道:“因為企業不想新招員工,就業的途徑太窄了。” 

  研究結果顯示,因10多年前的外匯危機而最受打擊的年齡層是50歲以上,而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則是20歲至30歲以上。韓國雇傭情報院人力供需展望中心17日發布了上訴內容的“經濟危機造成的各年齡層就業率恢復速度”。 

  據該報告稱,自2008年下半年從美國引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以後,20歲至30歲以上的年輕層的就業率下降幅度最為明顯。20歲以上的就業率2007年第4季度(10月-12月)為59.9%,去年第4季度為58.1%,下降了1.8個百分點。可是50歲以上的就業率2007年第4季度為70.4%,去年同期為70.9%,反而上升了0.5個百分點。在此期間,整體就業率下降了1.3個百分點。 

  這樣的現象與10多年前的外匯危機時形成鮮明對比。1997年第4季度71.2%的50歲以上就業率在2000年為64.3%,下跌了6.9個百分點。而20歲以上的就業率比1997年第4季度的63.1%僅下跌3.9個百分點,低於當時整體就業率的下降幅度(-4.1個百分點)。 

  雇傭情報院人力供需展望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李大彰表示:“兩次危機時的就業率差異似乎是外匯危機當時的學習效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李委員分析稱:“雖然企業在外匯危機時首先解雇了45歲至50歲以上的熟練工,但是景氣恢復後卻為確保熟練工費儘心思”,“由於當時的經驗,企業在金融危機時為了應對景氣恢復,繼續雇傭熟練工”。 

  說明稱,因為熟練工仍能保住職位,同時企業減少新招員工,年輕層就難免經曆更為嚴重的就業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