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忌激化矛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2-15 00:14:39


 
  這種大國主導國際事務的原則,在冷戰時期幾乎讓聯合國安理會處於癱瘓狀態。統計資料表明,在美蘇爭霸時期,聯合國安理會的每一項重大決議,都必須首先征得蘇聯和美國同意,而美國和蘇聯為了在世界範圍內爭奪霸權地位,頻繁地動用各自的否決權。冷戰結束之後,美國試圖單方面主導聯合國安理會的日常事務,但卻遭到了其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反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玩弄“合縱連橫”的外交遊戲,頻繁邀請一些國家討論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問題。在美國的鼓動下,亞洲的日本、印度、歐洲的德國、拉丁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南非等一些國家試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曾經許諾亞洲的日本、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種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壞聯合國安理會大國協商一致原則的做法,不僅嚴重削弱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權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為地在一些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製造矛盾。當日本決定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候,韓國成為堅定的反對者;當德國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候,意大利又成為堅決的反對者;當印度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候,巴基斯坦又成為公開的反對者。在這樣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有關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改革討論,不僅毫無效率,而且人為地製造了地區不安定因素。

  聯合國安理會採取的是大國協商一致的原則,因此,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面,必須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協商一致。在目前的情況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很難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擴大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願意放棄固有的權利,不可能允許其他國家染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