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中國鐵路外交與地緣政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3-08 00:29:38


 
  最近一段時間,“高鐵外交”一度成為新聞媒體臆造出來的專有名詞,中國鐵路企業與其它國家開展合作,似乎是為了地緣政治和外交發展的需要。其實不然,中國鐵路企業與其它國家開展合作,遵循的是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如果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沒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那麼,同樣需要承擔經濟責任。中國與沙特阿拉伯合作修建高速鐵路產生的問題,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簽訂協議的過程中,由於過分遷就對方,沒有嚴格按照合同辦事,結果導致鐵路修建和運營出現了巨額虧損。好在中國鐵路企業已經準備了有關資料,決定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要求,追求對方的違約責任。但這畢竟是事後補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未雨綢繆,在開展國際經濟合作時,真正按照合同辦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政治歸政治,市場歸市場,應該成為中國鐵路企業遵循的基本準則。如果誇大自己的“外交能力”,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作出太多的承諾,那麼,最終必然會造成經濟損失。中國的鐵路企業要想真正成為跨國性企業,必須熟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循序漸進地開展對外合作。

  上個世紀中國幾乎傾全國之力在非洲修建坦贊鐵路,事實證明,這對於鞏固中非之間的傳統友誼功不可沒。然而,改革開放之後,由於沒有及時處理好坦贊鐵路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果斷改變治理結構,實現坦贊鐵路的本土化經營,結果導致坦贊鐵路運營中出現的問題,悄然轉化為中非之間的政治問題。中國企業應該充分汲取教訓,在開展對外合作方面更加乾淨利索,決不能因為企業之間的糾紛而影響中國的形象,更不能因為中外企業合作產生的矛盾影響中國與合作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需要良好的外交關係和政治關係,中國企業投資本身也必須有利於鞏固中國與所在國的外交關係。如果中國企業急功近利,損害了中國與駐在國家的外交關係和政治關係,那麼,這樣的投資就會得不償失。

  (作者喬新生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 院長 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