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經:廣深兩地人均生產總值未來十年超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30 15:11:01  


智經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在會上發言(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記者 陳曉)香港智經研究中心在30日就廣東省在“十二.五”規劃期間的產業轉型發表報告,預計廣州、深圳兩地的人均生產總值,將於未來10年全面超越香港,因此智經中心建議香港產業必須作出調整,及盡早進入廣東省的龐大市場。

  智經研究中心發表題為《“十二.五”廣東省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的機遇》研究報告,透過對香港、深圳、北京和廣東相關官員和專家學者的深度訪談.並結合過去的研究成果、數據分析和實地調研,探討香港在廣東省的機遇及挑戰,實現粵港兩地的產業互補發展。

  智經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在會上表示,今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副總理李克強公布了36項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措施,以及上週“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四次會議”提及的《2011年重點合作》項目增加近一倍,顯示中央明確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方向,為粵港合作奠定了基礎,亦為兩地帶來無限機遇。

  他說:“廣東產業在自我升級之際,龐大的內需市場已成為國內外企業的必爭之地。在此情況下,我們需要充分地了解廣東經濟發展的趨勢,把握轉型的契機,鞏固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根據智經報告分析,廣東省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將為香港帶來五點挑戰,其中包括:(1)加劇粵港產業“離心力”,令過往粵港之間的“香港接單、廣東生產”的模式出現轉變。(2)由於香港缺乏重型工業,較難滿足廣東地區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需求,使廣東省的先進產業出現“去香港化”的現象。(3)香港如未能配合廣東省發展高新產業的步伐,在與廣東省合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時或會出現“缺位”的現象。(4)粵港兩地現代服務業的“競爭化”或對香港造成一定的衝擊。(5)產品及服務市場出現“國內化”,將影響以往粵港兩地合作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