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峽兩岸在國際社會進行公共外交合作之初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4 00:14:14  


 
  二是兩岸合作共興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包含的範圍較廣,它是文化與經濟結合創意的產業⑥,由於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興起,該產業遂成為兩岸文化政策的焦點。近幾年來,兩岸對文化創意產業都相當重視,通過相關政策法規將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到事關戰略地位與競爭實力的高度。2009年國務院公佈《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產業之一。2010年1月,台灣也通過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多元的文化資產作為台灣的競爭力之一。由於兩岸官方均十分重視並積極推動,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快,而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界在這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⑦但如何以中華文化為依託,結合各自的優勢、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兩岸還有待進一步跟進,如分類別共組相關專業文創公司、共組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等,其在國際間合作發展的空間是較大的。

  三是兩岸合作共同推動宗教交流。兩岸的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台灣許多宗教派別的根在大陸。兩岸宗教交流已有多年,但如何結合兩岸宗教力量,在國際社會合作推動宗教交流,為傳播愛心、建立圓融包容的世界、達成世界各民族和平友好,可以成為今後兩岸宗教交流合作的一個重要方向。台灣的宗教寺廟管理機制相對較完善,不少寺廟在海外設立了分寺廟,發揮了擴大影響力的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宗教事業得到快速發展,但總體而言,大陸的寺廟管理還有待改進,這方面可以向台灣的宗教界學習。不過大陸的宗教源遠流長,不少宗教流派享譽海外,如少林寺,在宗教文化產業化的作用下,它的影響力已輻射到海外。鑒於此,兩岸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點,將宗教合作延伸到海外,例如合作舉辦國際宗教交流活動,共同主辦國際宗教會議,在海外合作建立分寺廟等等,以擴大兩岸在世界宗教領域的影響力。

  上述三種可供選擇的合作推動公共外交的實踐方向,對於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化、教育和宗教是以文化思想價值和宗教信仰體系為基礎的,兩岸在國際社會通過這些方面的公共外交合作,一方面可以拉近兩岸民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還可將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在世界發揚光大,其意義和影響將是重大的、深遠的。

  結論

  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作政治報告時提到“我們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問題,因此兩岸在國際社會進行公共外交活動是值得兩岸深入探討和認真實踐的。兩岸在國際社會中的公共外交活動是兩岸民眾為兩岸利益而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史的一個過程,是兩岸在國際社會為共同的中華民族利益創造共同記憶的活動,是兩岸民眾累積互信基礎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兩岸民眾共同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繁榮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路徑之一。相信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兩岸必將在國際社會中共創公共外交的輝煌,為兩岸乃至世界經濟、社會、文化的更加繁榮、穩定、發展,以及兩岸的和平統一做出積極的貢獻。

  注釋

  ①參見百度百科對“公共外交”的定義,http://baike.baidu.com/view/563458.htm。

  ②參見《趙啟正記者會圖解公共外交的定義》,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2011-03/05/c_121152512.htm;《秦剛:不講公共外交就“OUT”了》,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4-06/3801318.shtml。

  ③小約瑟夫·奈:《新公共外交非政府組織與網路》,《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夏季號。

  ④《外交部公共外交處升格辦公室凸顯中國外交方向》,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31/c_12159797.htm。

  ⑤童振源:《大陸兩會看點4之2——更寬宏格局的對台政策》,台灣《中時電子報》2012年3月2日。

  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⑦劉國奮:《擴大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之初探》,《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4月號,總第160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3月號,總第18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