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張德江重申一國兩製不變 增港人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8 16:20:42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昨天在京參加了港區人大代表團的會議,先聽取了其中七位代表的發言,然後作了二十多分鍾的講話。 
  
  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報評說,香港一些人士已經知悉,在政治局七常委中,張德江的分工之一,是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因此,張德江如何看香港、如何評價“一國兩製”的落實、以至如何對待港人社會中出現的一些分歧和爭議,對特區未來的發展和港人的福祉都是直接攸關和舉足輕重的。因此,昨日張德江和港人大代表的見面,可以說是“十八大”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產生以來和港人最廣泛、最直接的一次溝通和交流。

  而值得高興的是,根據港傳媒記者事後向多位代表了解所得,張德江講話中給他們留下最深刻的一點印象,就是“一國兩製”不變。

  更具體一點的說法是,回歸以來,“一國兩製”的實踐非常成功,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因此沒有變的必要、也不會變;同樣,中央對港的方針政策也是一以貫之,就是既要講“一國”、也要講“兩製”,同樣不存在變的必要,也沒有什麼收緊不收緊的問題。

  毫無疑問,只要代表及傳媒記者的轉述大致準確、不失真,張德江對“一國兩製”、對香港特區的評價和了解,就是十分“到位”和明確的,而且對港人十分有利。

  張德江認為“一國兩製”非常成功,決不是一句“新官上任”的捧場說話。回歸以來,包括曆次重大慶典中央領導人來港出席活動的致詞,以及會見赴京述職的特首,以至在一些重大國際場合,中央領導人都已經一再自豪、高興地重申∶“一國兩製”已經得到成功落實,回歸後的香港,經濟更繁榮、社會更穩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在國家事務中也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充分展示了“一國兩製”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張德江昨天還舉出了成功抗擊國際金融風暴和“非典”的例子。

  因此,除非是心存“傲慢與偏見”之輩,任何人只要稍有客觀開放心態,都不會不承認,“一國兩製”是成功的,是非常值得全體中國人和港人感到自豪的。而張德江明確、公開肯定“一國兩製”非常成功,對未來港澳領導小組的工作,對未來中央繼續進一步落實一係列挺港措施,肯定會具有積極和正面的推動作用,這對港人社會來說,是“飲得杯落”的好消息。

  事實是正如張德江所說,如果“一國兩製”已經經過事實的證明和考驗是非常成功的,那又還有什麼變的必要呢?然而,目前的問題卻在於,中央說“不必變”、“不會變”,此地一些人卻在那裡擔心變、害怕變,甚至有認為“已經變”、“一定變”的了。這又是從何說起?

  看來,“樹欲靜而風不息”,“一國兩製”已經取得成功,中央肯定不變;一些人卻大潑冷水、大唱反調,究其原因,也無非是因為“一國兩製”確實是成功了,他們不能、也不敢面對這樣的事實,只好躲在陰暗角落裡喃喃自語和不住咒罵了。

  不過,也的確有一些人,儘管“一國兩製”已經成功實施了十五年,他們也已經身受到此一偉大創舉帶來的切身好處,但他們對“一國”、對“一國”和“兩製”之間的差異和關係,卻始終缺乏真正的、足夠的、深入的了解,以至“踩芋莢當蛇”,重大法治問題需要考慮提請“釋法”、“西環”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以至“自由行”迫爆海洋公園、“水貨客”多“掃走”一些奶粉,他們就會相驚伯有地叫喊∶“一國兩製”玩完了┅┅。

  對這部分市民反應,其實也不必太過大驚小怪,更不應將之視為是“一國兩製”的反對力量;他們不是反對“一國兩製”,只是由於不了解或個人利益受到妨礙,因而一時急、口出氣言吧了。對此,只要多做工夫、多作解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但是,對那麼少數一些人,包括反對派政客和抗中亂港傳媒,卻不能以“不了解”視之;他們提出要“維護港人利益”和什麼“突出本土意識”,表面看來是為市民生活,實質卻是從根本上反對“一國”、否定“一國兩製”,完全是別有用心的政治圖謀。而他們蒙騙市民的手法之一,就是嚇唬市民“一國兩製”已經變了、中央的對港政策已經在收緊或收得越來越緊了┅┅。

  對這些抗中亂港的惡行,正如張德江昨日在談話中所指出,港人大代表 要站穩立場,堅決維護“一國”原則、同時尊重“兩製”差異,同舟共濟、避免內耗,發揮表率作用,為進一步落實好“一國兩製”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