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劍:台海戰爭動因 為和平須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00:06:02


 
  三是分化兩岸人民的情感和認同是外力在台灣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的重要手法。日本對台灣50年殖民統治及戰後對台灣的經濟、文化滲透,培育了一批“皇民”和有“皇民意識”的新一代,與大陸人民對日本的認識截然不同。島內一些民眾“挾洋自重”、“親美疏華、仇華”心理,與美國通過各種手段的影響滲透有很深的關係。外國勢力更為分裂勢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奧援,成為島內“拒統”和“台獨”思潮存在的物質支柱。

  四是西化、分化中國是美國等外部勢力夢寐以求的戰略目標。其西化、分化的手段既包括在中國內部培植政治反對派和民族分裂分子,也包括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動搖和肢解。美國人長期認為,支持中國統一不符合美國利益。因此,我們會發現,中國內部幾乎所有旨在分裂、“獨立”的勢力,背後都有美國不同程度的支持。美國亞洲文化大學UACA政策外交系教授唐耐2006年初在“如果台灣選擇統一,美國應否在意”一文中明確點出了美國主流人士對中國統一的恐懼,該文認為,如果中國實現統一並崛起,“即使成為十分民主的國家,也會影響美國的安全及戰略考量。如果大陸和台灣統一,中國勢將取得戰略利益。”“於是中國的資源可以更自由的運用;解放軍的優先順序可以自由調整;戰力可以重新部署;戰略目標可以重新認定。對美國而言,這意味著出現了一個不易預判、更為靈活、較少負擔的對手。”“特別是統一後一個大中華自由貿易區成立……美國在經濟上更難對付。”聯繫到當前釣魚島的形勢,如何處理台灣問題,實質是維護還是打破二戰戰後體制的問題,也是戰爭與和平問題。戰後體制是打出來的,從根本上破壞戰後體制必然引發戰爭或軍事衝突,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不可能用和平手段得到。

  美國1970年代將釣魚島管轄權交給日本,有違二戰戰後體制原則,為中日衝突埋下禍根;日本此番在釣魚島興風作浪,更是直接挑戰二戰戰後體制,是打破這一體制的又一次戰略試探,把中日兩國推向戰爭與衝突的邊緣。中國人民通過偉大的抗日戰爭,從法理和事實上奪回了因甲午戰敗被割讓的神聖領土台灣,這一點見諸於《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見諸於當時代表整個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地區的接收。美國在朝鮮戰爭期間的軍事干涉,使中國失去了1950年代初解決台灣問題的契機。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干涉,也是對二戰戰後體制的挑戰和破壞。假如沒有外國干涉,台灣問題早已解決,不會延續至今;假如沒有外來支持,“台獨”分子不敢輕舉妄動,只會自生自滅;沒有外部勢力策動,未來島內沒有哪個政黨、政客膽敢把台海形勢向戰爭方向推動!歸根結底,台灣問題根子在外,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才是台海戰爭的根本動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