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若繼續對華遏制 中國軍艦遲早巡邏美國海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5 09:17:57  


美國必須正視中國的崛起。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網站太平洋論壇8月22日文章,原題:用規則約束中國 以GDP總量界定的經濟力量,與超級大國地位並不能畫等號。2020年左右中國GDP或超美國。但真正能被稱為超級大國或許要等到本世紀中葉。即便到那時,中國也不太可能“統治世界”,只會擁有重大地區和全球影響力。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將是迥異於美國的超級大國,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行事。這些差異源自截然不同的傳統和文化。中國外交政策基於4個關鍵:人際和國際關係強調“和而不同”的傳統,“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和平共處的現代原則,拒絕毛主義革命意識形態和推行“和平發展”政策。

  許多觀察家把這概括為“防禦性現實主義”。講“現實主義”,是因為北京堅信安全只能通過軍事和經濟力量得到保障;“防禦性”則指中國明白與西方的任何衝突都不會有贏家,維持發展有賴於接受美國和國際社會,而非顛覆當前國際秩序。 西方許多人害怕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視其為破壞性力量。但實際上中國本質上是內向的,與美國不同,它沒有超級大國野心,無意將本國政治推向全球。在中國,有一種看法認為美國心餘力絀。事實上,中國即便想,也不可能像美國一樣,中共面臨太多國內問題,自保和穩定才是首要。 中國確實在東亞有地區雄心。經濟和政治力量的提高,使其更易加強地區影響力。北京未必有控制亞洲的計劃,但確實反對美軍大量駐扎在家門口。

  一些人稱中國的對外關係採取務實、自私做法,對國際社會有害;而美國儘管缺點多多,但是基於民主人權原則充當全球公民角色。但美外交政策總帶有虛偽特點——實際上,其海外活動總是圍繞自身利益,像任何國家一樣。 

  中國作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如何行事,很大程度取決於美國對從西向東的權力轉移如何反應。最近一個論壇上,新加坡前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表示,美國可以為接受中國成為世界最強國做好準備。但美國須首先做一些痛苦的心理調整。任何美高級政治人物都不願公開承認美國會很快被中國超越。不承認這點,屆時美國會措手不及。 

  作為當前超級大國,美國實際上自定國際規則,但經常不遵守。馬凱碩預測,美國若繼續漠視國際標準,比如在中國海岸線巡邏(被北京視為威脅),很快我們會看到中國軍艦游弋於美國海岸線。這對世界將是不祥之兆。(作者:王正緒為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副主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